为什么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

中医药学从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漫长的300年中,几乎无大进展。
所以说中药药理开始没落,并不是《本草纲目》没落,《本草纲目》是世界性伟大的著作2019-09-12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07: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药学自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以来,经历了漫长的300年,期间几乎未有显著进展。这种停滞不前的现象,并不意味着中药药理学本身已经没落,而是因为《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药性理论及临床应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世界医药学领域中的一座里程碑。《本草纲目》不仅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更是中医...

  • 一天,李时珍在忙碌的诊病后,看到案头的《通鉴纲目》,灵感突现,他决定以"纲目"为书体例,提笔在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这四个字。他深感这个名字既简洁又寓意深远,标志着他二十七年搜集、整理和编纂的这部医学巨著的诞生。《本草纲目》的分类创新,颠覆了传统的药物分类体系。它将药物分为矿物药...

  • 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疾病,但医药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药物的真伪、药性的强弱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李时珍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编写《本草纲目》,系统地阐述各种药物的性质、功效和使用方法,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

  •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

  • 李时珍从小就接触到了医学,对医学也特别感兴趣,因为他爸就是当地著名的医生。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当时其实最初他并没有要编成本草纲目的想法,只是后来发现,社会上许多那些用假药冒充中药的现象,所以他决心要干一番事业,让所有的药铺都有标准的真药。但是他的父亲总是干扰他当医生,他觉得要成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