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方剂及临床应用

一、理中汤

人参(9g) 白术(9g) 甘草(9g,炙) 干姜(9g)

理中丸组方契合脾之多虚、多湿、多寒之病机,使脾阳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中焦枢机自能运转。

可用于慢性肠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等。

二、黄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

黄芪(9g) 芍药(9g) 桂枝(9g) 生姜(18g) 大枣(3枚)干姜9g  半夏9g

胃比较虚寒,有便秘的情况,如果脾的运化机能不好,可用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

如果是大便不成形,气短的便秘,用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

三、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9g) 甘草(6g,炙) 生姜(切) 茯苓 白术(各9g) 大枣(3枚,擘)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汤主之。(头痛发热,桂枝症仍在也。以其无汗,则不宜更用桂枝;心下满,则用白术;小便不利,则用茯苓。此症乃亡津液而有停饮者也。)

四、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9g,去皮) 芍药(18g) 甘草(6g,炙) 大枣(3枚,擘) 生姜(9g,切)

辨证要点为腹满时痛,挛急痛,喜按。

临床常用于感冒、神经痛、风湿病、头疼、腹痛、神经衰弱、体质虚弱、阳痿、遗精、慢性肠炎、胃下垂、术后肠粘连等属于太阳病,邪陷太阴,脾气受伤,可由太阳病误下者。

五、半夏茯苓汤

半夏(40ml,洗) 生姜(24g,去皮) 茯苓(9g)

主治

1.《金匮要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2.《张氏医通》:痰饮多汗,小便不利。

六、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厚朴二两(炙),枳实三枚(炙),半夏半升(洗),橘皮一两

脾气不转,脾气实,要用行气的药,枳实倾向于胃气实,肚子胀那就枳实和厚朴都用,有可能还有痰饮就加橘皮,整个把气往下通。

七、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

白术三两,枳实一两半,干姜一两,白蜜二两

八、厚朴四物汤

厚朴二两(炙),枳实三枚(炙),半夏半升(洗),橘皮一两

九、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12枚(劈),茯苓三两,白术三两

这是肝胆乘脾胃,少阳病夹杂太阴病,就有小柴胡证,少阴病是湿气重的虚症,加茯苓,白术抽水出去。2022-07-23
mcxzy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4-11-16 21:59: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阴病方剂及应用如下: 半夏茯苓汤方:用于治疗膈以上地方,湿气塞住,膈上有痰饮,口渴,脉沉,偏弦,太阴病的体质,中焦虚寒,可能会拉肚子。 理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冷,天气冷了吐血出血,容易手脚肿,脾胃行于四肢的气不足造成的手脚冰冷;中焦虚寒造成的血...

  • 炙甘草汤:心动悸,脉结代。白虎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方:去桂加术汤:生姜、大枣、甘草、附子、白术。黄连汤:黄芩汤:黄芩加夏姜汤:白虎加参汤:瓜蒂散:大柴胡汤:桂枝人参汤:麻杏石甘汤:旋复代赭石汤:石脂禹余粮方: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十枣汤:甘遂、...

  • C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