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泻的中成药简介

胃泄·胃泻胃泻为病名,又称胃泄(《难经·五十七难》)。《医林绳墨·泄泻》:“胃泻色黄,食饮不化,此胃有虚寒也。”《儒门事亲》:“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宣明论方·濡泄证》:“胃泄如随气而下利,豆蔻散主之。”如因肠胃积滞未去,可用通下。《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治胃泄用承气汤。伤食泻·胃泻后世亦有以胃泻为伤食泻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伤食作泻即胃泻。”伤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即泄泻·伤食证(diarrheawithsyndromeofimproperdiet),又称伤食泄泻、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食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积泻(清·陈德求《医学传灯·泄泻》)、食积泄泻(《症因脉治》卷四)、食积泻(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伤食泻的症状伤食泻患者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症因脉治》卷四:“腹痛即泻,泻后即减,少顷复痛泻,腹皮扛起,或成块或成条,泻下臭如败卵,此食积泄泻之症也。”《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证候分析《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食积胃肠,脾胃运化失职: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嗳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伤食泻的治疗治法伤食泻治宜消食导滞。伤食泻治宜消食化滞。伤食泻治宜消食和中。方药治疗伤食泻可用保和丸为主方进行治疗。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

详见百科词条:胃泻 [ 最后修订于2018/8/15 11:18:00 共200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1-15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0:12: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补中益气丸:主要用于补益脾气、升举清阳,适用于气虚发热、食欲不振、久泻脱肛等。6. 参芪颗粒: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体倦、面色萎黄等。7. 大山楂丸:有助于消食导滞、健脾和胃,适用于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大便不畅等。在使用上述中成药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冷食、...

  • 胃苓丸是一种传统中成药,由多种草药组成,旨在治疗特定的消化系统问题。方1主要包含苍术(米泔浸、炒)、陈皮、厚朴(姜汁炒)、白术(土炒)、白茯苓(去皮)、肉桂、猪苓、泽泻、人参、黄连(姜汁炒)和白芍(炒),以及炙甘草。这些成分源自《寿世保元》卷二,适用于旅途中的暑湿腹泻和腹痛患者,...

  • 一、功效 人参健脾丸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主要功效包括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它适用于脾虚湿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症状。二、主要作用 1. 健脾益气:人参健脾丸中的药材能够补充脾胃之气,改善脾虚状态,增强消化功能。2. 和胃止泻:该药物有助于调和胃的功能,缓解腹泻症状,特别是对于脾...

  • 1、半夏泻心丸的主要成分是黄连、干姜、甘草等。这种药物能够起到调和脾胃的功效,还能够去除身体的寒气。如果人们出现了呕吐、腹泻或者舌苔黄腻等疾病,可以使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半夏泻心丸对于治疗慢性肠胃炎、结肠炎和食欲不振等疾病都是有一定的功效的。2、人们在服用半夏泻心丸这种中成药物的时候,...

  • 清胃黄连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胃病。它由黄连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一、成分及组成 清胃黄连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药材。这些药材都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的功效,能够有效针对胃病中的热邪病邪进行治疗。二、功能主治 清胃黄连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火旺盛...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