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皇帝内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是《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医、道果真一家啊。
精华知识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教我们怎么去治病,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不得病。书中还作了一个比喻:“斗而铸兵,渴而掘井,不亦晚乎。是”临去打仗的时候才去铸造兵器,到渴了的时候,才去挖井打水,这样也就太晚了。对于事物的发展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我们要“治未病”。“治未病”的核心就是养生,也是一种防御的思想。  一部流传千古的养生宝典告诉您“怎样不得病”的秘诀!翻开此书,您将步入《黄帝内经》的养生大道,您将发现,其实养生很简单!看完此书,您将学会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一个快乐的人生、一个完美的人生。2012-09-30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2012-09-30
昔在皇帝的白话文解读……

2020-12-22
天人合一。先天感应。2012-10-09
易医同理。2012-09-30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51: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

  • 你这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这么大的一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己好好悟吧!

  • 1、《黄帝内经》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据考证,《黄帝内经》成...

  • 《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

  • 原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