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定每一位中药的数量

中药要看具体的情况来定各药的重量数量,奇数偶数每位医师都有不同的方法。
张景岳说;用药如用兵。所以要针对病症来加大某些药物的用量也是常有的。
大凡组方还是以“君臣佐使”为原则。
临床上,用药的灵活性也是治疗的关键。2011-05-23
是定处方中每一位中药的剂量吧。
先人的经验(如古典经书的记载);师傅的传授;老师的讲解;自我的临床经验积累。
加上临床症状的变化与辩证施治的需要而仔细斟琢加减应用。2011-06-02
一般干品为一两到三两(一两=3.125g),鲜品多一点,翻倍。主药(君)多一点,辅药(臣)再少一点,(佐)比(臣)再少一点,引经药药引子(使)和(辅)药一样多 ,有毒的,如重镇安神的朱砂只用到一钱,(一钱=0.3125g)2011-05-23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57: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一副中药的药材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通常来说,30味药材是一个常见的选择,但并不是固定的标准。2.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疾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中药方剂的药材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有时甚至可以达到50味或更多。3. 重要的是,药材的搭配应该遵循中医理论,以确保药效的协同作用和安全性。因...

  • 《内经》是医经,有七家,经方比它多,有十一家,所以在《内经》中少,还有更多的,虽没传下来,但有记载,在那里已积累相当的资料,形成了理论,在此以后,更进一步是张仲景的著作,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有314方(除去重复及后世的附方),从方的数量、药的数量及剂型上,都说明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应特别指出的是,...

  • 中药都是按克计算,你把每幅分开来计量,不准确很正常,因为中药抓是是每幅要的单味合计的克数,然后再按等份分,所以有悬殊。

  • 主要是药典上的(传统)用量,有些有毒性的中药用量也是要严格掌握的,如细辛,古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一钱等于3.125克,)所以,不是资深中医大夫,很少突破这个限定的,相反,安全系数大的药物,如生石膏,只要辩证准确是阳明经症之热,用量可以100克以上的。再则,60年代以前,药量名称都是用两、钱...

  • 一般是3、6、9或10,12,15,20,24或者25,30 很少有5,更不会有7啊,原因:1.中医方剂的计量古代都是用钱(3g)为计量单位的,所以会有3、6、9等克数;2.至于10,15,20,25,30都是近似的计量,便于计算。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