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吃什么中成药 湿气重中药调理药方

1 白扁豆通利三焦,化湿降浊 《本草纲目》记载:“硬壳白扁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清暑除湿而解毒也。”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二经,有益气健脾,和中化湿,清热解毒,化湿降浊的功效,可以将它加入饮食当中来通利三焦,化湿降浊,防治湿热。
祛湿吃法:
取白扁豆50-100克,大米100克,盐适量。
白扁豆加水浸泡1晚后,与大米益气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粥成,加食盐等调味即可使用。
功效:调补脾胃,通利三焦,化湿降浊,清热解毒。本品可用于防治湿热,也适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湿暑泄泻,女性白带病等患者食疗。
注意:白扁豆干品的用量每人每天以15-30克为宜;另外,白扁豆有一定的毒性,这种毒素通过加热处理至熟时才会失去,所以食用白扁豆时一定要煮熟,以免中毒。

2 车前草通利下焦,排湿热 中医认为,车前草味甘,性寒,可归肝,肾,膀胱三经,具有养肝益肾,清热凉血,通利下焦,排除湿热,利尿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牙痛,黄疸,热痢,尿血及女性白带异常等多种疾病。
祛湿吃法:
鲜品车前草50克,鸡蛋1-2个,枸杞子5-10颗,食盐,食用油适量。
将拆迁草洗净,在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切碎,鸡蛋打入碗中搅匀,锅内倒入 少许食用油,烧热之后加500毫升清水,用大火烧开后,下车前草和枸杞子,待车前草颜色变深时,淋入鸡蛋液,关火静置约1分钟,加食盐后再稍稍搅拌即成。
功效:清热利尿,凉血解热, 通利下焦,本品除了作为日常的保健品之外,也适宜于肺热咳嗽,水肿,黄疸,小便不利,尿血,淋浊带下等病患者食疗。
注意:野外采集的车前草嫩叶一定要清洗干净,可以事先用淘米水或少许洗洁精兑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进行彻底清洗,炒前也最好在沸水中焯烫一下,以达到消毒除污的目的。

3 马齿苋除湿热,宽中下气 马齿苋性质偏寒,现代医学称其为“天然抗生素”,《滇南本草》一书指出,马齿苋“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滑肠,消积滞,杀虫,疔疮红肿疼痛”,就是说,马齿苋具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止血凉血,散瘀消肿,杀菌消炎,止痒止痛等多种功效。
祛湿吃法:
马齿苋200克,大米100克,盐,味精适量。
大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约800毫升,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马齿苋洗净,入沸水锅中焯1-2分钟后,切碎待用;待大米粥煮成时,放入马齿苋再煮2-3分钟,最后加食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本品既可预防和祛除湿热,同时对皮肤湿疹,湿毒及各种皮肤红肿,热痢有食疗作用。
注意:马齿苋虽味美,但也不要大量食用,一般来说,每人每天干品以10-15克,鲜品30-60克为宜,而且马齿苋性寒,脾胃虚弱,受凉引起腹泻,大便泄泻者及怀孕期间的女性一定要忌食。食用马齿苋时忌吃甲鱼,以免导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

4 白茅根除湿热,最益脏腑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心,肺,胃,膀胱四经,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它来除湿热,有益五脏六腑的安康,又具有清血分之热,既不4伤燥,又不黏腻,凉血而不积瘀的特点,所以常用于肺热咳喘,胃热呕逆,热病烦渴,吐血,尿血,淋病,水肿,黄疸,女性月经过多,崩漏等疾病治疗。
祛湿吃法:
白茅根10-20克,白糖适量。
白茅根放入砂锅中,加水约8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一边煎煮一边观察,待白茅根下沉于水下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每日一剂,去渣喝汤,代茶频饮,一天内饮完。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凉血止血,本品既可清除湿热,益养脏腑,对于热病烦渴,吐血,鼻出血,肺热咳喘,胃热呕逆,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淋病及女性月经过多,崩漏等有食疗作用。
注意:一般情况下白茅根的用量以10-30克为宜,如果是鲜品则可以用到30-60克。另外脾胃虚寒的人不要服用,以免加重虚寒的症状,或造成不良后果,而且白茅根忌铁器,烹制时一定要避免用铁锅铁铲。

2022-12-15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3:21: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成药,它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等,能够有效改善脾虚湿气重的症状,如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等。服用参苓白术散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排出。除了参苓白术散,还有其他一些中成药也可以用于脾虚湿气重的治疗。例如香砂养胃丸,它主要用于湿阻...

  • 一、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或许不为众人所熟知,但它在医院和药店均有销售。此药物的主要功效是行气化湿、健脾和胃,非常适合湿气重的患者。通常通过口服方式使用,根据病情轻重,每日需服用2-3次,每次用量为6-9克。二、香连丸 针对湿气问题,需选用对症的药物以排湿。香连丸便是一个有效的治疗药物...

  • 去湿中药 1茯苓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2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

  • 湿气属于中医六淫邪气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于去除湿气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藿香正气水,具有祛湿解暑,调理脾胃,治疗暑湿导致的疾病。第二、香砂养胃丸,具有温补、和中、祛湿的功效,治疗因湿气阻滞中焦引起的呕吐,腹泻。第三、三金片,具有通淋、利尿、祛湿的作用,主要治疗湿邪阻滞下焦导致...

  • 湿气重可以考虑服用以下中成药进行调理:1. 香砂养胃丸: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能有效缓解因湿气重引起的胃部不适,如脘满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主要成分木香、砂仁等,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2. 龙胆泻肝丸:对于肝胆湿热症状,如头晕目眩、目赤肿痛、口苦等,龙胆泻肝丸可清肝胆、利湿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