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补气血吗 艾灸补气血灸哪里

1 艾灸可以补气血吗 艾灸可以补气血。
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的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对气血的运行很有帮助,而且艾条的“无形之气”进入人体后还有助于促生新的气血。

2 艾灸补气血灸哪里 心气不足,心血瘀滞 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脸色苍白,头上出虚汗,嘴唇发乌,手脚冰凉。
艾灸取穴:主穴:内关穴,心俞穴;配穴:膻中穴,通里穴,膈俞穴,郄门穴。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养血活血,调理心气,且能理气不致气滞。

血不足 症状:头发逐渐稀少脱落,嘴唇,指甲淡白,失眠,头晕,女性经血量减少。
艾灸取穴:脾俞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
艾灸这些穴位,坚持每日一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

气血瘀滞 气行血行,气不通了,血肯定不畅,这类人群容易出现嘴唇指甲紫暗,皮肤青紫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
艾灸取穴:气海穴,膈俞穴,血海穴。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活血化瘀,避免因血液运行瘀滞,阻碍气的运行,使气血变得通畅。

补肺气 主要症状:咳嗽,四肢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声音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症状。
艾灸取穴:肺俞穴,太渊穴,阴陵泉穴。
艾灸这些穴位能保持肺功能正常,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清气吸入充足,有效调畅气机。

肝气郁结,肝血不足 主要症状:心情抑郁,两肋胀痛。睡眠质量差,头昏脑胀,眩晕,胃口较差,倦怠乏力,胸闷,胸部两侧疼,女性多伴随月经不调或乳房胀痛,舌质淡红。
艾灸取穴: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
人的肝血不足,肝气就容易勃发,导致人易急躁易怒,甚至肝区出现隐痛,艾灸这些穴位,有补肝养血,健脾益肾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的现象。

3 艾灸补气血的常用方法 悬灸法:一手持艾条,以掌根为支撑点保持艾条的稳定,另一手食指,中指分开按在所灸部位,以防过热灼伤患者,在施灸部位上方,上下移动艾条,温灸距离一般以患者自我感觉微温即可,根据体质不同,温灸距离可在2-10厘米变化。
隔蒜灸:将大蒜切成0.5厘米厚的薄片,中间扎小孔,放在穴位上,用艾炷灸。
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用针扎数个小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燃灸,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继续灸,反复进行至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止。

4 艾灸补气血注意事项 1.施灸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调节灸疗的时间,虚寒证人群灸壮数可以多一些,时间可以长一些,给气虚症灸壮数相对少一些,时间宜短一些。
2.头面及胸膈以上部位不宜多灸,下肢及肉厚处部位则多灸不妨;肌肉偏薄之处,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因避免采用直接灸,肌肉肥厚之处,尤其是背部腧穴可以多灸长灸。
3.施灸后应休息片刻再外出行走运动。
4.艾灸主要适合虚寒体质人群,热性体质人群施灸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穴位和艾灸时间。凡属于中医所说的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如高热,高血压现象,肺结核大咯血,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都不适宜艾灸。

2022-11-22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41: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补气血灸哪里?1、艾灸可以补气血吗艾灸可以补气血。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的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对气血的运行很有帮助,而且艾条的“无形之气”进入人体后还有助于促生新的气血。2、艾灸补气血灸哪里心气不足,心血瘀滞...

  • 艾灸血海穴的功效一般有调经、补气血、安神等功效。建议在日常生活当中合理饮食作息规律,避免长期熬夜。1、调经: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熬夜导致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所引起的月经不调,可以通过艾灸血海穴来进行调经的作用。2、补气血: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合理的饮食,或者是工作压力比较大,导致气血亏损,可...

  • 艾灸可以补气血,经常艾灸的话,可以让身体的寒气排出,有驱寒保暖功效。很多人都知道,由于熬夜或是生活饮食等不规律就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内分泌失调的症状,皮肤差,精神差,所以这时候适当艾灸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改善内分泌失调的情况。

  • 艾灸是不是可以直接补益气血,补益气血主要是从机体内部而出现,因为气血的产生是中焦受气取之,是由脾胃来主要进行的。艾灸由于行气,使气得温则行,行气之后导致了血行,实际上主要通过外置的方法促进血液的运行。如果本身就缺少气、缺少血,仅仅用外治法是不够的,有促进作用,但是没有产生作用。

  • 艾灸则能补气血,调理气机,提升中气,从而实现养生保健的效果。它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然而,艾灸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和孕妇应避免艾灸,因为这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在艾灸或疗程期间,应避免饮用冷水或食用冷食,以免影响艾灸效果。特殊时期亦不宜进行艾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