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湿热脾虚中药方都有什么

  脾胃 湿热 , 中医 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肠胃湿热脾虚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肠胃湿热脾虚的中药方
  1、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实9g,木香6g,黄连6g

  2、白虎汤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药15茯苓30(克)

  3、方拟藿香、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猪苓各12克,土炒白术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黄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藿香、佩兰、白蔻仁、酒制大黄在关火前3分钟时下入汤剂内,所有药物都要用水先泡润,并用此水煎药,水面要没过药物,除以上四味药后下外,其余药煎15分钟左右)

  4、【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用法】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 利湿,宜畅湿浊。

  【主治】湿热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肠胃湿热脾虚的症状表现
  脾胃寒湿症:

  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

  脾胃湿热症:

  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春红、口舌生疮、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 腹痛 、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玄数、濡数。
  肠胃湿热脾虚吃什么食物好
  薏米

  清热利湿,除 风湿 ,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主治风湿身痛,湿热 脚气 ,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绿豆

  绿豆清热之功在皮, 解毒 之功在肉。绿豆汤是家庭常备夏季清暑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绿豆的药理作用为降 血脂 、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 肿瘤 、增强食欲、保肝护肾。

  黄瓜

  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火 烫伤 。还有 减肥 功效。

  冬瓜

  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冬瓜含钠量较低,对动脉硬化症、 肝硬化 腹水、 冠心病 、高 血压 、 肾炎 、水肿膨胀等 疾病 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1.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偏方

2. 减肥养生茶配方大全

3. 治疗肠炎的偏方

4. 清肠排宿便的中医治疗偏方

5. 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的药方

6. 中医治疗肠梗阻的偏方2022-07-24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27: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桂圆松子仁汤 原料:桂圆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桂圆去壳后洗净,松子仁洗净,两者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用中火烧开,改用温火煮10分钟,加白糖,过约10秒钟关火即成。 功效:桂圆肉能补脾益胃、养血安神、益心补气。松子仁能滋阴、熄风、润肺。两者共食,更能起到养胃滋补的作...

  •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 养胃 ,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

  • 除湿补气的中药方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 健身 、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 食材 ...

  • 去湿中药 1茯苓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2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

  • 下列逸仙医师详细介绍十种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以供大伙儿参照。 1、人参健脾丸由山参、黄芩、薏苡仁、淮山药、茯苓、川芎、黄芩、远志、酸枣仁、甘松、白蔻构成。有补气养血,健脾胃养神作用。用以气血两虚,心悸,失眠,食滞困乏,脸色腊黄,例假量少,色淡。人参健脾丸除开有健脾益气,和胃治腹泻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