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湿热中药方

  肝郁 湿热 是指湿热内蕴,肝气郁滞,以两胁胀痛,胁下痞块,或身目发黄,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肝郁湿热 中药 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肝郁湿热中药方
  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
  【处方】白菊花9克,木贼9克,蝉蜕9克,银柴胡9克,羌活9克,生地9克,女贞子9克,苍术9克,白术9克,防风9克,赤芍6克,菟丝子15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健脾渗湿。主肝经郁热,湿蕴于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 中医 药》
  开郁舒肝丸
  【处方】香附、沉香、陈皮、甘草、枳壳、六曲、乌药、茯苓、山楂、厚朴、青皮、砂仁、元胡、槟榔、白术。
  【制法】炼蜜为丸,每丸重10g。
  【功能主治】开郁顺气,健胃舒肝。主膨闷胀饱, 消化 不良,不思饮食,两胁疼痛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实用中成药手册》
  解郁清肝汤
  【处方】柴胡6g,酒黄芩9g,香附9g,青皮3g,银花12g,青黛0.6g,赤芍9g,牡丹皮9g。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主风轮激开。因怒气伤肝,气血挟郁火冲逆于上,目珠胀痛,白睛赤丝紫胀,风轮泛高,青睛表层骤起裂痕,且兼胸满胁痛,脉弦有力者。
  【各家论述】方中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气,酒黄芩、青黛、柴胡清解肝中之郁火,赤芍、牡丹皮清肝经血热,银花 清热 解毒 。诸药合用,则有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之功。
  【摘录】《张皆春 眼科 证治》
  肝郁湿热病因
  情志不遂,或受到精神刺激,思虑伤脾,脾失健运。
  肝郁湿热病机
  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则两胁胀痛,胁下痞块;脾失健运,湿气内生,气血瘀滞,肝郁久化热,则身目发黄,口渴口苦;湿热蕴结可见乳房胀痛或阴痒,月经失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郁湿热辨证要点
  两胁胀痛,胁下痞块,或身目发黄,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郁湿热常见病症
  肝郁湿热证 经间期出血
  临床表现:经间期 出血,量少色暗红质稠,或白带挟血,小腹腰骶痛,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常用 方剂 :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中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黄。
   针灸 泻法:关元、三阴交、肝俞、期门、太冲。
  肝郁湿热证 经断复来
  临床表现:绝经后 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 头晕 耳鸣 ,口咽干燥,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 清热,安冲止血。
  常用方剂: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常用中药:知母、熟地黄、黄柏、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针灸泻法: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肝郁湿热证 阴痒
  临床表现:阴部 瘙痒 ,如虫行状,甚则奇痒难忍,灼热疼痛,带下量多,色黄呈泡沫状,或色白如豆渣状,臭秽,心烦少寐,胸闷呃逆,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常用方剂:萆藓渗湿汤加白头翁、苦参、防风。
  常用中药: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通草、滑石。
  针灸疗法:中极、三阴交、上髎等,针刺用泻法。
2022-07-21
mcxzy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1:34: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方方解:党参甘,平,有益气健脾之效,为君药;白术苦甘,温,可益气健脾,辅助党参健脾益气,山药甘、平,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与白术共为臣药;茯苓、砂仁、薏苡仁、白豆蔻化湿利水,陈皮、桔梗理气健脾,燥湿祛痰,木香、川楝子行气止痛,旨在化解肝郁化火之痛,麦芽、神曲、山楂消食和胃,以上诸...

  • 4. 因胆石被切除胆囊,突发肝区疼痛,面红神疲,属肝郁气滞,虚火上扰之象。方案:以疏肝利胆,通络止痛为主。 配方:1、400·3820 2、40·650 5. 患右肩酸痛、上举、外展、后伸均受限不利,属肩周炎。方案:以活血散寒,通经活络为主。 配方:80·20或者820 瘀,消肿止痛为主。配方:2000·6...

  • 你好,您的这个药方是,丹栀逍遥散加减用于治疗肝郁血虚,湿热证,您的这个药方里面没有妊娠禁用药,一般是没有风险的,对胎儿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建议多喝水,促进代谢,定时的孕期检查,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均衡饮食。

  • 温胆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其配方包括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和竹茹6克。这种汤剂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很好的效果,尤其适合那些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此外,温胆汤也适用于一些特定体质的人群,如虚胖的湿胖纸。这类人群体内湿气较重,容易出现水肿和肥胖等问题,而温胆汤...

  • 先用中药茵陈30、大黄9、栀子15喝五付,清利肝胆湿热。而后连服栀柏地黄丸三个月,治阴虚。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