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疾病和对应的针灸穴位,值得收藏

hello,我是中西医万万,先点击上方 中医 健康 日记,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知识,一起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治疗一个疾病会突然不知道怎么使用穴位来治疗,想半天才会想起来,所以呢,今天就为大家整理汇总了50个疾病和对应的针灸穴位,喜欢的朋友可以先点击收藏好!

1、发热用大椎; 2、开四关用合谷、太冲;3、保健用足三里;4、肝气郁结用太冲;5、胃痛用足三里;6、腰痛用飞扬、委中;7、脱肛用百会、长强;8、鼻塞用迎香;9、脾虚用公孙;10、肾虚用太溪;11、皮肤病——曲池、肺腧;12、耳鸣用听宫和少海;13、呕吐用内关;14、下肢麻木用阳陵泉、复溜;15、牙痛用合谷;16、痔疮用承山和孔最;17、拉肚子用上巨虚和神阙;18、肠胃炎用天枢、上下巨虚;19、尿道感染用水道、阴陵泉;20、说不出话用哑门和大钟;21、月经不调用三阴交、水泉;22、糖尿病用腕谷;23、鼻炎用迎香;24、网球肘用少海、肘髎艾灸;25、上肢发麻用支正;26、坐骨神经穴用后溪和阳陵泉;27、急性咽喉肿痛用少商、关冲、涌泉;28、急性扁桃体炎用列缺、照海、少商;29、咳喘用中府和定喘;30、气虚用气海;31、胆囊炎穴用日月、阳陵泉;32、急性胃痛用曲泽和内关;33、痰多用丰隆;34、腰腿抽筋用阳陵泉;35、流鼻血用内庭;36、痛经穴用三阴交和蠡沟;37、口腔溃疡用间行涌泉;38、荨麻疹用血海和风池;39、腰背痛用委中;40、痛风用复溜、筑宾;41、外脚踝关节扭伤用丘墟和养老;42、肾结石用筑宾;43、落枕用外劳宫、阳陵泉;44、偏头痛用外关;45、口眼歪用颊车合谷;46、静脉曲张穴用太渊;47、黄褐斑穴用天容;48、耳炎用前谷;49、中暑用十宣、人中;50、半身不遂穴用风市、足三里。

以上就是50种常见疾病和常用的治疗穴位,当然,并不是所有穴位都一定见效,毕竟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大家也听说过“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这两个词,有些时候同样的一个疾病你用不同的穴位都能治好,而有的时候,同一个穴位也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这也是中医博大精深的一种体现。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点击上方头像或搜索中医 健康 日记关注我,每天分享中医 健康 知识,让我们一起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2022-05-26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25: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以下为部分疾病与针灸穴位对应示例: 溺水急救:三寸针针对会阴穴,方向向心脏下针,水会喷出。 乳房肿块:初期灸天应,红肿较大时,针肩井、对侧足三里。 膀胱问题:中极穴。 肠胃病:中脘、足三里。 降气化痰:天突穴。 打通任督二脉:水沟穴(人中),检查无凹陷情况。 便秘...

  • 对于感冒,针灸可选取大椎、合谷、风池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对于呕吐,主穴可选内关、中脘、足三里等,同样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失眠患者可针刺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留针50分钟,每日一次。此外,针灸还能有效缓解关节痛、痛经、牙痛等症状。在针灸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 针灸治疗中,常用穴位功能广泛,下面列举几个典型:尺泽穴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以及小儿惊风、吐泻、急性腹痛;孔最穴适用于咳嗽、鼻衄、气喘、咽喉肿痛等,同时也治疗肘臂挛痛;列缺穴能缓解伤风、头痛、项强、口㖞、齿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以及手腕痛等症状;鱼际穴则...

  •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中医常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舒服腰背的委中穴位于屈腿时,膝关节后侧出现横纹,横纹的中点处。在针灸的“四总穴歌”中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重要穴位。补血养肝...

  • 穴位是人体神经末梢和血管分布密集的区域,通过针灸、按摩、热敷和推拿等方式刺激这些穴位能有效治疗疾病。不同穴位对应不同的疾病。人体共有365个穴位,对应365天,但实际记录中,古代黄帝内经到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收集到了361个穴位。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印堂穴纳入正经,共有362个穴位,另有3个穴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