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谁写的?

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扩展资料:《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
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1-04-11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50: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由《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组成,它是一部以轩辕黄帝名义编写的医学经典。这部著作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由医家与医学理论家共同创作,普遍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书中通过黄帝、岐伯、雷公之间的对话与问答,不仅阐述了病机病理,还着重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即“不治已病,而治未...

  • 中国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不是黄帝写的。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成。以下是关于《黄帝内经》的详细解 成书时间与作者:《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写,而是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成。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时期。内容与结构:《黄帝内经》是...

  • 黄帝内经并非单一创作者的著作,而是战国至东汉时期一群学者以黄帝之名编撰的医学汇编。该书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文艺制》中,列出了上古医经七部,黄帝内经位列其中。黄帝内经与同名的外经和旁经并行,名称中的“内”、“外”、“旁”意指“第一部”、“第二部”等,仅表示序号,并无实际意义。...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一系列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人的医学论著。这部著作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共有81篇,近80万言。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至今尚无定论。然而,根据其内容,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医学理论水平,基本定稿时期应在战国时代。

  •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写《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