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黄帝内经》的起源及地位上

《易经》被誉为“文化之源、群经之首、智慧之海、生命宝藏”,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帝王之学、必修之术,是天地万物变易之学。

“易”是变化,“经”是规律,通过探究自然发展变化规律,揭示真理,进而引及人事,用于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易经》是反映变化的哲学古书,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行政、艺术、民俗、军事和武术等方面影响甚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并作为变化的哲学运用于现实生活。

 《易经》中的八卦,是用八种符号代表自然界的八种现象,并通过这八种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进而推及人事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古人通过经年累月的观察、学习、归纳、总结,确认了自然界的六十四种发展、变化状况,并认为这六十四种变化状况已经包罗万象,是为“六十四卦”。

何为易?易就是变化。“易”字也有三层含义,即有“三易”之说,第一是变易,周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变易,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在变化之中,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去适应这个变化,《易经》言变,处处都讲究这个变化,这是三易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是简易,《易经》把世间万事万物讲得很清楚,很简单,但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是在不断地复杂化。

《易经》告诉我们,只有容易的,我们才会亲近它,只有简单的,我们才能做得长久,才能做得有功!

“有功”这个词,是指每做一份努力都会有一个结果,我们因为很多人做事搞复杂化,许多时候做出来的努力是没有结果的。

第三个是不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会变化,但不是乱变,会遵守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不变的。

什么事都有规律,什么事都会变化,说这句话是绝对的,只能说这个是不易的真理,这就是不易之道。

何为经?经的原意为织布机上的竖纱,又指义理、法则,典范的著作。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易的起源,传说远古时期伏羲氏观物取象始作八卦,显示了宇宙本体及自然体象之功能,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之原理。

《易》有三种,我国古代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个都是讲阴阳变化的,所以叫作易。

《易经》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文献之一,集合了这三个易在内,《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为夏代人对易学的总结,据说是由神农氏所作。神农氏也称连山氏,是古代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相传伏羲氏所作的“易”,经过19代传承之后到了神农氏,神农氏对易象的运用进行了推广。

《连山易》的八卦图,称为先天八卦图,以艮卦为首,主要讲阴阳卦的对峙,并运用阴阳消长的原理来解释事物,以此为中医奠定了基础。2022-06-10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5:06: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易经》的地位如此之高,以至于医圣孙思邈认为“不知易,无以言太医”,而唐代名相虞世南也说“不知易,不可为将帅”。《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基于《易经》的哲学,全面阐述了医学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等。《黄帝内经》主张顺应自然,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分别...

  •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从《易经》这个文化源头延伸发展出来的,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

  • (2)《归藏》,起源于黄帝时代,以“坤卦”起始,象征万物归藏于地,强调以大地为核心。(3)《周易》,起源于殷商末年,以“乾、坤”两卦起始,探讨天地之间及“天人之际”的学问。《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其起源及历史值得深入探究。易经被视为儒家“五经”之首,与《黄帝内经》、《山海经》...

  • 《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2、《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

  •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下面我们再来追溯它的起源及历史。易经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