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出自内经哪一片

在《黄帝内经·素问》的“病机十九条”中有一条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从字面上看,“诸湿”是指湿邪造成的各种湿病;“肿”是指皮肤浮肿、水肿;“满”是指腹部胀满。
人的脾脏有运化输布水谷精华营养物质的功能。当脾的功能正常时,人体的营养运化输布就正常;当脾的功能失常时,人体的营养不仅无法滋养身体,反而会凝聚在体内变成湿邪痰饮。如果湿邪停留在体表会出现浮肿症状,停留在内脏就出现腹中胀满的症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病例来了解脾和湿病的关系。
湿邪是病因,疾病所在的脏腑是“脾”。脾虚的症状是“肿满”,“肿”在肌肤表现于外,“满”在腹内患者自知。湿邪的来源可以是外来湿邪如春夏之交的黄梅天,或涉洪淋雨,或久居湿地等;也可以是饮食内伤如恣食生冷肥甘,或纵饮酗酒,或饥饱无度等,无论是外湿困脾,还是脾虚生湿,二者都有湿困肿满的特点。

两者在治疗上都要祛湿邪、健脾运,关键在于要辨清湿邪偏盛与脾虚不运的主次及因果关系。化湿方药可以选用藿香、佩兰、香薷、苏叶、薄荷、苍术、厚朴、半夏、陈皮、白蔻仁、茯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等;健脾胃方药选用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等。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中医理论对于脾脏功能的总结,主要指出了脾脏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病机,我们应该牢记以下内容:
1、脾脏具有运化水湿、消化吸收等重要功能,一旦脾气虚弱或失调,就容易导致身体湿气过重而引发各种疾病。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护脾脏的正常功能。
3、中医认为温补脾胃、祛湿健脾的草药和食材有益于改善脾气虚弱或失调的情况,如山药、白术、茯苓、黄芪等。
4、对于已经出现脾虚湿盛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中药或针灸等治疗方法。
5、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脾虚湿盛的发生。
2023-04-0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4-11-17 05:42: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A

  • 《黄帝内经》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黄帝内经》第一篇开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桐信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意思如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该患者脾气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留而浮肿,津液不布,故口干。便溏,舌苔脉象均符合脾气阳虚的证候。在《黄帝内经·素问》的“病机十九条”中有一条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从字面上看,“诸湿”是指湿邪造...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