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SJ5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答案】:【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直刺0.5~1寸。2023-04-1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58: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答案】: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正中间。主治:①热病;②头面五官病证: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操作:直刺0.5~1寸。

  •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阳维脉“维络诸阳而主表”,所以本穴为退热要穴,并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4]。 手少阳经脉行于头之偏侧部,上项,入耳中,达眼部,故外关穴可治疗头面五官病[4]。 外关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循经出胁”,故取之也可治胸胁疼痛[4]...

  • 当病人高烧不退时,可以下针外关透内关,烧就会退掉。[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⑹支沟SJ6 Zhī gōu[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解剖]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深...

  • 最后,外关穴与足临泣穴的搭配,因其作为八脉交会穴的特性,适用于治疗耳目、颈项以及肩部的各种病证,通过调节经络,提供全方位的保健和治疗支持。

  • 在外关穴进行刺灸操作时,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刺法:首先,可以选择直刺的方式,深度通常在0.5-1.0寸之间,或者甚至穿透到内关穴。这种刺法会引起局部的酸胀感,有时这种感觉会扩散至手指末端,为治疗效果提供信号。如果需要针对肘部和肩部的疾病,可以选择向上斜刺的方法,深度通常在1.5-2.0寸。这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