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灸哪里?艾灸什么穴位调理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可以说女性遇到最多的一个问题,而且是大部分的女性都出现过的,只是不同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程度是不一样,比较严重的要注意调理,有很多人都比较相信中医治疗,比如说艾灸,那月经不调灸哪里?艾灸什么穴位调理月经不调?1、艾灸穴位调理月经不调对于月经时间错后,量少清稀,并伴有眩晕、失眠、心慌,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症状的属于血虚型的月经不调。艾灸治疗重点推荐以下四个穴位:1、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2、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3、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4、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这几个穴位不仅对月经不调、经痛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平常的保健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可以用隔姜灸和温和灸,这样能更好缓解月经不调。除了艾灸之外,生活中有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配方,女人们不妨试试看。2、治疗月经不调中药配方(1)当归川芎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2)地骨皮女贞子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3)柴胡白芍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调气理血。主治月经先期、经量血多或非时出血(少量)。偏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加减:本方适宜因血热所致之月经先期、经量血多及轻微的非时出血诸症。实热者,可酌加丹皮、青蒿、黄柏;虚热者,宜以生地、地骨皮为主,配滋阴壮水及阿胶等养血柔阴之品自可收功;郁热者,可以本方与丹桅逍遥散合参化裁治之。月经不调虽然很常见,但是要注意的是月经不调的坏处很多,长期下去势必会伤害身体,因此一定要及时想办法治疗月经不调。3、月经不调的原因1、便秘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后,子宫颈会被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若子宫长久保持在后倾位置,就会发生腰痛、月经紊乱。2、妊娠期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3、滥用药滥用或经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对女性而言可致月经失调、不排卵、闭经,这可能是药物抑制和伤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导致了机体功能障碍。4、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后脑—生茶杯—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5、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从而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每天吸烟1包以上的女性,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妇女的3倍。6、寒冷刺激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7、节食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2023-06-13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7:13: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女性月经不调时,艾灸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在艾灸过程中,主要选取子宫、三阴交、血海及关元等穴位。治疗时,女性需仰卧于榻上,便于医生施灸。使用艾条时,应以感觉温热舒适、轻微疼痛为宜,同时女性需放松身心。每个穴位通常需艾灸5至10分钟。针对气虚体质的女性,除上述穴位外,还需增加气海、足三里...

  • 月经不调可以通过艾灸以下穴位进行调理:三阴交、血海、归来穴以及子宫穴。解释:1. 三阴交穴:三阴交是调理月经的重要穴位。该穴位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四横指宽的位置。艾灸此穴可以活血通络,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良好效果。2. 血海穴: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与股骨内上髁之间。艾灸...

  • 1.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艾灸此穴位有助于调理妇科问题,如月经不调等,同时具有保养子宫和卵巢的作用。2. 中极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四寸的位置。艾灸中极穴能够缓解多种妇科问题,如痛经、闭经等,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有益。3. 归来穴:位于肚脐下四寸,前正中线旁开...

  • 缓解痛经:艾灸八髎穴,尤其是次髎穴,对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消瘀散结、止疼。调理月经不调:通过艾灸八髎穴,可以调和气血,从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改善大小便问题:治疗大便不利:艾灸八髎穴能有效缓解大便不畅或便秘等问题,促进肠道健康。缓解腰骶疼痛:减轻腰骶部疼痛:八髎穴位于...

  • 一、腰部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对艾灸此穴位有助于调理月经。肾俞穴是肾脏的背俞穴,通过艾灸可以温补肾气,有助于调节月经的正常来潮。对于因肾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二、腹部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艾灸此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有助于改善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