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八:古人活过百岁的健康养生智慧

今天继续分享岐伯回答的【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这句话中「 ”嗜”字是新出现的我们先来看看他的意思,古人形象表达的是(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名词,保持一生的口味,终生喜好的口味。 「 ”嗜”字的演变过程 接下来解读一下「 ”目”象形表示眼睛在脸上的位置,是在眉毛之下。造字本义:名词,人的眼睛。后衍生表达用眼睛看,意思是目的,目标。 「 ”目”字的演变过程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恰当的做法是即使终身喜好的心念也不能够让他的目标退缩】 【淫邪不能惑其心】这句我们来逐字解读一下,先看「 ”淫”字象形表示(水,雨水)+(即「 ”婬”,放纵 ),表示雨水放纵,即雨天连绵不断。造字本义:动词,雨水过度,连绵不尽。 「 ”淫”字的演变过程 「 ”惑”象形表现(或,不确定)+(心),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表示内心迷乱。 「 ”惑”字的演变过程 【淫邪不能惑其心】这句话中的「 ”淫邪”可以理解为湿气和邪风,也表达不好的环境。整句话可理解为【不好的环境不能迷乱他的内心】或者是【不让风邪湿气入侵他的身体】 接下来这句【愚智贤不肖】中「 ”愚”象形示意禺,像手持面具)+(心,惑),表示戴上面具装神弄鬼,使人困惑。(在古代未见世面为「 ”蒙”;内心黑暗为「 ”昧” ;缺乏心智为「 ”愚”;无知且钝为「 ”蠢”。) 「 ”愚”字的演变过程 「 ”智”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意思是谋略、策略的意思。 「 ”智‘字的演变过程 「 ”贤”表示宝贵的、难得的人才。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 「 ”贤”字的演变过程 「 ”肖”(小)+(肉,代身体),表示新生儿。造字本义:名词,父母的小型肉身,即亲生孩子。意思上下两代人的体貌相似。后表示「 ”相似”的意思。 「 ”肖”字的演变过程 【愚智贤不肖】的意思是【和缺乏心智的老百姓、有谋略的官员以及具备出众才能的大臣不同】 【不惧于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恐慌】 【故合于道】的意思是【这样的做法与完事万物的根本相吻合】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的意思是【因此能够做到活过一百岁任然头脑清晰,手脚灵活,体力不减的人】 【以其德全不危也】这句话里先看「 ”德”(彳,即「 ”得”,获取、获得)+(直,正而不邪,正派),表示行之正直,获之坦荡。造字本义: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表示:境界因善行而升华 「 ”德”字的演变过程 「 ”全”象形示意(入,放进)+(下,地下)+(「 ”卯”,疑是双手的变形),表示放在地宫中的物品。造字本义:名词,天子随棺入葬的高级纯玉。意思为:完美纯粹 「 ”全”字的演变过程 「 ”危”在甲骨文象形示意(像悬崖)+(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 「 ”危”字的演变过程 综上【以其德全不危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因为他升华到了完美纯粹的境界没有任何的担心、害怕】 那么整段话的意思我们综合起来理解为【恰当的做法是即使终身喜好的心念也不能够让他的目标退缩;不好的环境不能迷乱他的内心(不让风邪湿气入侵他的身体);和缺乏心智的老百姓、有谋略的官员以及具备出众才能的大臣不同;他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慌恐;这样的做法与完事万物的根本相吻合;因此能够做到活过一百岁任然头脑清晰,手脚灵活,体力不减的人;是因为他升华到了完美纯粹的境界没有任何的担心、害怕】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2-10-28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5:18: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古时期的人们,普遍能够活到百岁,并能够享受到他们自然寿命的终结。《黄帝内经》中的这一说法,反映了古人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理想。然而,这种描述并非指实际年代,而是一种寓言式的表达,用以强调养生和保健的重要性。在现代,人们通常将60岁称为花甲或耳顺,70岁称为古稀,80岁至90岁则统称为耄耋,...

  • 1. 《黄帝内经》中的古文表述了一个理想状态:古代的人们普遍能够活到百岁之上,并且能够终其天年,即自然死亡。2.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一篇,反映了古人对于健康和长寿的追求。3.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成书于汉代以后,而其文稿的形成可能受到...

  • 《黄帝内经》又言:“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意思是,有些人之所以能活到百岁,动作灵活而不显得衰老,是因为道德修养的完备。古人以“德”为立身之本。孔子曰:“大德者,必得其寿。”意思是说,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往往越活越年轻。孔子这番“有德者寿”的说法...

  • 这不是真的,《黄帝内经》并没有这样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只是《黄帝内经》所写的一个故事中,一个普通人对天师歧伯所提的一个问题,当时这个普通人请教歧伯:“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类都能够活过百岁,而且动作还像年轻人一样灵活没有衰老;现在的人才过了50岁就都已经显出老...

  • 1. 《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古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这并非意味着古代人轻易活到几百岁。2. 许多中外古籍确实有关于古人寿命的记载,但需要审慎对待这些描述,它们可能包含着夸张或神话的成分。3. 例如,犹太教圣经《摩西五经》的创世纪中描述了人类早期的生活环境,但洪水之后人类寿命的确切...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