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针刺方法 大横的作用与功效

1 大横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由两乳头向下作与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再由脐中央作一水平线,三线之间两个交点即是大横穴。
进针深度:针0.7-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10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2 大横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属支。深层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3 大横的作用与功效 类属:足太阴脾经。
功效:通调腑气,理气止痛,温中散寒。
作用:治疗多种大肠疾病,以及调理多汗,四肢痉挛,肚腹肥胖症。
主治病证:寒邪,湿热蕴结中焦,腑气不通之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大肠秘结诸病证。

4 大横穴常用配伍疗法 配阴陵泉治疗腹痛;配上巨虚治疗痢疾;配天枢,足三里治疗便秘;配中脘,天枢,合谷,上巨虚治疗湿热痢疾,绕脐腹痛;配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脾虚腹痛,泄泻。

2022-12-10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7:08: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横穴的主要作用是治疗各种脾、胃、肠的疾患,如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均可以选取大横穴进行治疗。大横穴是脾经穴位,具 置在腹部,肚脐旁开4寸,左右两侧各有一处,旁开4寸,通常是从乳头直下到肚脐水平面,可以找到大横穴。大横穴以治疗腹部胃肠疾患为主,也是针刺减肥常用的穴位,想要进行针...

  • 功效:通调腑气,理气止痛,温中散寒。作用:治疗多种大肠疾病,以及调理多汗,四肢痉挛,肚腹肥胖症。主治病证:寒邪,湿热蕴结中焦,腑气不通之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大肠秘结诸病证。4 大横穴常用配伍疗法 配阴陵泉治疗腹痛;配上巨虚治疗痢疾;配天枢,足三里治疗便秘;配中脘,天枢,合...

  • 功效:健脾理气,调肠通腑。作用:大横属脾经,位于腹部,内应大肠,又与阴维脉相通,故调肠腑之力甚强,可治疗各种邪气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的疾患,及脾虚腹胀,运化失职等症;肠腑的寒热,虚实疾患本穴均可治疗。4 大横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中脘,天枢,合谷,上巨虚,清热利湿,通调肠腑,治疗湿...

  • 艾灸疗法以及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等辅助治疗。其中的针刺疗法是用针灸针直刺大横穴1-2寸,可以治疗腹胀、便秘、腹泻,而艾灸疗法是用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悬灸大横穴10-15分钟。此外,按摩疗法是用拇指的指腹对大横穴进行环状的按揉,每次3-5分钟,可以辅助治疗脐周疼痛、腹泻等症状。

  • 12 大横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横有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的作用。大横有理肠温中的作用。[1]大横有通调肠胃作用,能治肠腹气之病,为治腹痛、泻痢的常用穴[3]。13 大横穴主治病证 大横穴主治腹痛,腹泻,腹胀,泄泻,便秘,习惯性便秘,四肢无力,惊悸怔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