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记:熊继柏《内经的理论体系》

内经确立了中医学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内经的理论体系十大学说。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用五行系统,把自然界和人体融到一起归类。这个归类具体的原文就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是辩证论,五行是系统论。

二,藏象学说

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落脚点在“象”,而不是“藏”。这是中医学藏象学的特点。

《素问·灵兰秘典论》里面把人体的十二脏腑划分为十二官。

《素问·五藏别论》做整体分工,五脏,满而不实;六腑,实而不满。

《灵枢·本藏》,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五脏藏精又藏神。

三,经络学说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掌握:经络的作用;经络的大数;经络的走向;经络的循行。

四,病因病机学说

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病机指疾病的关键,疾病的变化,疾病的缘由,疾病的去向。陈无择: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素问·调经论》把病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邪,一种是内邪;一种是阳邪,一种是阴邪。

《素问·经脉别论》“生病起于过用”。

《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伏邪发病。

《内经》最早的辩证是三个:八纲辨证,脏腑,经脉。六经辩证出自《素问·热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注意“诸”,是许多,多种,绝不能解释为所有。

疾病的传变规律。一是外邪由表入里,二是脏腑间相互传变。

五,诊法学说

六,病证学说

七,治疗学说

八,针刺学说

九,养生学说

十,运气学说2022-06-30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39: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内经确立了中医学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内经的理论体系十大学说。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用五行系统,把自然界和人体融到一起归类。这个归类具体的原文就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是辩证论,五行是系统论。...

  • 熊继柏同志鉴于此,凭借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创作了《内经理论精要》一书。该书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内经》的来源和学术思想,明确了其根本;接着详细阐述了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和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构建了完整的体系;之后逐项讲解了病证、诊法、治则和针刺,详尽论述了诊疗方法;...

  • 熊继柏同志有见于此,积三十年《内经》教学与医疗实践之经验,撰写出《内经理论精要》一书。纵观全书,已熔《内经》于一炉,深入浅出,前后连贯,使《灵》《素》各篇之精义汇成一家,非长期刻苦钻研,实难臻此境地。学问之道,务求贯通。熊继柏同志精研《内经》,融贯全书,举纲提要,井然有序。《...

  • 概论一、《内经》的成书1.《内经》的书名2.《内经》的作者二、《内经》的理论体系1.阴阳五行学说2.藏象学说3.经络学说4.病因病机学说5.病证学说6.诊法学说7.治则学说8.针刺学说9.养生学说10.运气学说三、《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1.唯物辩证观思想2.统一整体观思想3.物质恒动观思想四、...

  • 《熊继柏讲《内经》》作者熊继柏。全书十二章,首为概论,简介《内经》理论之出处及其学术思想,明本源也;次则叙述天人相应及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序体系也;再次分列病证、诊法、治则、针刺,详诊疗也;书后两章摄生、运气,应自然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