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另外,还完成了几部整理、注解《黄帝内经》的典籍,如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所有这些著作,都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2020-01-02
2020-01-02
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另外,还完成了几部整理、注解《黄帝内经》的典籍,如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所有这...
一是系统全面整理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出现了若干大型专著;二是与国际之医药交流,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突出发展;三是朝廷的关心支持,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主要成就:隋唐时期,无论朝廷或医学家们都对基础医学理论研究给予了较大的关注。例如:隋代统治者组织医药学专家集体编撰大型医方著作...
1. 张仲景,字机,东汉末年南阳人,被誉为“医圣”。他是中国古代医学的杰出代表,著有《伤寒杂病论》。该书详细阐述了中医的辩证论治原则,对后世中医治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确立了他在中医史上的崇高地位。2.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生活在公元581年至682年,是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他出生于京兆...
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从魏晋时期及今,1600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
3.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其丰富的医学内容流传至今。4. 明代,王叔和的《脉经》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等著作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5.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苏敬的《新修本草》在隋唐之际对医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6. 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