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胃肠道的功能有什么影响?

肠胃炎做针灸考虑是有一定作用的。主要的作用是调理胃肠蠕动,对缓解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帮助,肠胃炎患者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养,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注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要避免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多吃一些软的容易消化的东西,主要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平时要注意食用一些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同时也要注意食物的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疾病,平时要忌烟、酒、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注意多休息,多喝一些温开水。2021-05-18
针灸不仅能减轻和调整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状况,舒缓心情。针灸需要在有资质的针灸师指导下进行治疗,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征、舌脉等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开出对症的选穴、配穴。常用的穴位有中脘、下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太冲、神门等穴。对于症状较重、病史较长、顽固性的患者,可以选用针灸治疗联合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应该保持心情舒畅,调整饮食结构,一日三餐避免饥饱失常,进食易消化的食物2021-05-17
肠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胃肠均属六腑,针灸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足三里、上巨虚,对于胃肠本身的疾病,选用足三里穴,有助脾胃运化以消胀除满,补益脾胃,以生化为源,亦有温胃散寒、清热养胃、降逆和胃等功效。《灵枢》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意思是大肠病,肠中疾痛由于传导失常、水液停留,所以肠鸣频繁,采用上巨虚治疗效果明显。
专家提示:胃肠功能紊乱可以针灸。使用最多的腧穴是足三里、上巨虚,足三里穴有助脾胃运化以消胀除满,补益脾胃,以生化有源,亦有温胃散寒、清热养胃、降逆和胃等功效。大肠中疾痛是由于传导失常、水液停留,所以肠鸣频繁,采用上巨虚治疗效果明显。2021-05-18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1:50: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对于改善食欲与消化问题具有显著效果。它能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刺激胃肠道神经末梢,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优化消化功能。同时,针灸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荷尔蒙水平,对改善食欲和消化问题大有裨益。在针灸治疗中,选取足三里、关元、中脘等穴位进行刺激是常见做法,以达到增强食欲与促进消化的目的。...

  • 针灸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同样具有显著疗效。它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溃疡的愈合。针灸可以治疗消化系统中的多种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厌食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胃下垂、胃溃疡等。例如,通过针灸支沟和照海两个穴位,可以迅速缓解便秘...

  • 1、胃肠道疾病 针灸能调节胃肠功能,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溃疡愈合,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厌食症、肠易激综合征、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胃下垂、胃溃疡等。2、口腔疾病 针灸有快针疗法和一般疗法,治疗咽炎、扁桃腺炎、牙痛及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每次只需一两分钟。

  • 这是因为针灸刺激了胃肠道导致其蠕动增加,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的结果。对于有减肥需求的肥胖患者,这是种好现象。此外,针灸减肥还可能引起早饱感、食欲食量下降、饥饿感延迟,这均属于正常现象,说明针灸在胃肠蠕动功能方面起到了双向良性的调节作用,达到了积极主动减肥效果。

  • 1、胃肠道疾病 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溃疡愈合等,故针灸可治疗消化系统诸多疾病,其中比较多见且疗效肯定的主要有急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厌食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胃下垂、胃溃疡等。如针灸支沟、照海两个穴位,可速缓便秘。2、口腔疾病 临床上,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