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就是金银花,也叫忍冬、忍冬藤、金银藤、情人藤 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甜藤,二花秧等
主要是清热解毒,2019-01-08
主要是清热解毒,2019-01-08
银花藤
【英文名】 CAULIS LONICERAE
【别名】忍冬、忍冬藤、金银藤、情人藤 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甜藤,二花秧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2019-01-08
【英文名】 CAULIS LONICERAE
【别名】忍冬、忍冬藤、金银藤、情人藤 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甜藤,二花秧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2019-01-08
银花藤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药材。银花藤还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功效。平时可以将银花藤用来煮水当茶饮,并线还可以治疗脓疮。因上火所引起痤疮痘痘,还有毛囊炎,这些都可以用银花藤茶的方式来清热解毒。2019-01-08
中药名, 黄栀子
黄栀子成熟干果是传统中药材,内含京尼平甙,栀子甙等,味苦性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散瘀血等功效。用黄栀子干果提炼而成的天然色素栀子黄,栀子蓝,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
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用药禁忌
1、脾虚便溏者忌服。
2、《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3、《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炮制方法 1、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2、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
3、山栀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
4、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
5、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6、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7、《雷公炮炙论》:凡使栀子,先去皮须了,取人,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赤金末用。
常用选方
栀子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脑: 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2、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3、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4、治湿热黄疸: 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5、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6、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7、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 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8、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 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9、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10、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11、治鼻中衄血: 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12、治肺风鼻赤酒: 老山栀为末, 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13、治赤白痢并血痢: 山栀子仁四七枚。锉, 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14、治热水肿: 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15、治妇人子肿湿多: 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16、治折伤肿痛: 栀子、白面同捣,涂之。 (《濒湖集简方》)
17、治火丹毒: 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18、治火疮未起: 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19、治疮疡肿痛: 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 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0、治烧伤: 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2019-01-08
黄栀子成熟干果是传统中药材,内含京尼平甙,栀子甙等,味苦性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散瘀血等功效。用黄栀子干果提炼而成的天然色素栀子黄,栀子蓝,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
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用药禁忌
1、脾虚便溏者忌服。
2、《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3、《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炮制方法 1、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2、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
3、山栀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
4、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
5、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6、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7、《雷公炮炙论》:凡使栀子,先去皮须了,取人,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赤金末用。
常用选方
栀子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脑: 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2、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3、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4、治湿热黄疸: 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5、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6、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7、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 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8、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 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9、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10、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11、治鼻中衄血: 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12、治肺风鼻赤酒: 老山栀为末, 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13、治赤白痢并血痢: 山栀子仁四七枚。锉, 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14、治热水肿: 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15、治妇人子肿湿多: 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16、治折伤肿痛: 栀子、白面同捣,涂之。 (《濒湖集简方》)
17、治火丹毒: 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18、治火疮未起: 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19、治疮疡肿痛: 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 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0、治烧伤: 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