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相关中成药简介

《中医大辞典》·干地黄干地黄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干生地、干生地来源及产地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干燥根茎。主产河南、浙江等地。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入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发热,舌绛,癍疹,阴虚内热,消渴,头晕目眩,劳嗽,口干,腰酸,吐血,衄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血虚肠燥,风湿痹痛。用法用量煎服:9~30g。使用注意地黄的花名地黄花,果实名地黄实,研末服,功用与地黄大体相同。化学成分地黄含多种苷类,主要是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筋骨草醇、地黄苷、梓醇(Catalpol),糖类和氨基酸。地黄还含地黄素(Rehmannin)、生物堿等。药理作用地黄可强心利尿,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还能抗炎、保肝、抗肿瘤。乙醇提取物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及促进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曾有报道,地黄有降血糖作用。《*辞典》·干地黄出处《本经》拼音名GānDìHuánɡ别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10~11月间采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干地黄(不用水洗)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须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亦可用晒干法。原形态地黄,又名:芐(《尔雅》),芑(《别录》),牛 *** (《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 *** (《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茎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由基部分生数枝。根生叶丛生;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长叶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多皱;茎生叶较根生叶为小。花多毛,于

详见百科词条:干地黄 [ 最后修订于2015/8/4 10:51:00 共398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27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57: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地黄饮子中成药,又称地黄饮子丸,是由多种中药材精心配制而成。其成分包括干地黄、白茯苓、巴戟天、官桂、山茱萸、附子、石斛以及肉苁蓉等。这些成分协同作用,能够滋补肾阴、补肾阳,并具有开窍化痰的功效。这款中成药对于改善下元虚衰、痰浊上泛等身体状况有着显著的效果。无论是口干、脚冷,还是其...

  • 干地黄是中药名,来源于《神农本草经》。其别名有干生地等,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的干燥根茎。主产地包括河南、浙江等地。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病发热、舌绛、癍疹等病症。用法为煎服,剂量为9~30g。需要注意的是,地黄的花...

  • 地黄还含地黄素(Rehmannin)、生物堿等。药理作用地黄可强心利尿,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还能抗炎、保肝、抗肿瘤。乙醇提取物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及促进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曾有报道,地黄有降血糖作用。《*辞典》·干地黄出处《本经》拼音名GānDìHuánɡ别名地髓(《本经》)...

  • 补肾的中成药在临床上是非常多的,常用的有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等八位药组成,主要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的症状。另外还有一个常用的大家都知道的药,就是地黄丸一类的药物,最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亏...

  • 1、肾气丸 肾气丸源自《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药材组成。此药能温补肾阳,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酸腿软、肢体寒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繁、痰饮等症状。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性水肿、前列腺肥大等疾病,若表现为肾阳不足...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