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郁少阳者,小柴胡汤。胃肠实热者,大黄甘草汤。2016-07-02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治疗实热呕吐的方剂有哪些?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篇云:“胃反,吐而渴欲饮水。”戴思恭《证治要诀》云:“凡气吐者,气冲胸痛,食已暴吐而渴,始当降气和中
哕逆,中医术语中指的是一种类似恶心干呕的症状。在《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中有这样的记载:“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这里的“哕”字解释为“乾呕”,是指没有其他物体伴随,只是发出哕哕之声的干呕症状。这种病症被归类为气上逆所导致的疾病。在中医理论中,...
《医宗 金鉴 ·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注:“哕即乾呕也,因其有哕哕之声,而无他物,故不曰乾呕,而曰哕逆,属气上逆为病也。” 词语分解 哕的解释 哕 (哕) ě 呕吐,气逆:干哕(要吐而吐不出 东西 来)。 哕 (哕)...
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指虚寒导致的泄泻,所泻之物清冷夹有不消化食物,无臭味的症状。中医应用:一、治疗 此证多因脾胃虚寒,不能温化水谷而致。治宜健脾温中散寒。方药多用四逆...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概述合篇意义:病位相同——胃肠疾患病机相同——脾胃升降失常,亦有肾阳不足肝胆疏泄失职概念:呕吐——胃气不降所致。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两者常并见。哕——即呃逆,为胃膈气逆所致。下利——脾气不升所致。包括泄泻、痢疾。2呕吐3一、成因与脉证(一)饮邪...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地黄饮子是中药还是中成药呀 25次阅读
- 什么是地黄饮子地黄饮子临床运用 12次阅读
- 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14次阅读
- 生地黄饮子简介 23次阅读
- 地黄饮子的方义 11次阅读
- 中草药:香樟根的功效与作用 2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