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香樟根的功效与作用

香樟根 (《分类草药性》) 【异名】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采集】2~4月间采挖。洗净,切片硒干。不宜火烘,免失香气。 【药材】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边缘有棕褐色的栓皮,常因干燥而脱落。切面淡棕色或黄棕色,有环状纹理。质硬,有樟脑气味。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 产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④《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 ⑤《湖南药物志》:"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气胀、气痛:香樟根末五钱。熬甜酒吃。 ②治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钱,铁筷子五钱,白龙须五钱,岩川芎五钱(生者各一两)。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钱。 ③治风湿疼痛:香樟根煎水外冼。 ④治歪嘴风:鲜香樟根二两,枫香树根皮五钱。混合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合成团,搓揉腋下。 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虫牙痛:樟根白皮加食盐少许,捣烂敷痛处。(《湖南药物志》)
提醒您:香樟根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28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6 09:16: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香樟根,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尤以台湾为最多。具有温中止痛,辟秽和中,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胃脘疼痛,霍乱吐泻,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2、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调服。外...

  • 据《分类草药性》记载,香樟根具有理气活血的功效,能除风湿,适用于治疗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分类草药性》还提到,它能缓解一切气痛,理疗风湿病,并有助于顺气,甚至能治疗霍乱引起的呕吐。《贵州民间方药集》和《贵阳民间药草》中也记录了樟树根对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的治疗作用...

  • 香樟根的药用价值丰富,归经于肝、脾二经。它具有理气活血和除风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以及疥癣瘙痒等。《分类草药性》记载,它能治疗气痛、理痹、顺气,霍乱呕吐;《贵州民间方药集》则提到了它对于风湿疼痛和跌打损伤的疗效;《贵阳民间药草》认为其能理气、行血...

  • 香樟根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其根部富含挥发油和多种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和保健。香樟根具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可以缓解疼痛、消炎、杀菌、止咳、祛湿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材。香樟根的采摘和储存 香樟根的采摘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时根部的有效成分最为丰富。采摘时应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

  • 香樟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源自樟科植物黄樟,其根、茎、叶及果实均可入药。具体功效如下:香樟叶:主要含有挥发油,具有止血的功效。研末后外敷,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香樟果:具有解表退热的作用,适用于高热感冒以及某些传染病的治疗。香樟根:具有理气活血、除风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病、跌打...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