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不同症状应该选用什么药方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周围动脉的慢性、持续进展性炎症病变,主要发生在下肢,以青壮年男性为多。其特点是初起患指(趾)怕冷,紫暗,剧痛,继则可变黑褐色,肢节脱落。属中医“脱疽”范畴。多由寒、湿、热、瘀诸邪阻滞于经络所致。
【方一】阳和汤
【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10克,白芥子10克,鹿角胶10克,肉桂6克,姜炭10克,麻黄6克,牛膝30克,鸡血藤15克,甘草6克。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虚寒凝型。
【方解】重用熟地黄,以温补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助熟地黄以养血;炮姜、肉桂温中有通,以温通经脉,解散寒凝痰滞;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与温补药同用,则补而不腻,通而不散;生甘草有化毒之功。本方配伍特点,为温补营血不足,解散阴凝寒痰,使破阴回阳,消寒化痰。
【药理】抑制结核杆菌,扩张血管,强心,利尿。生地黄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血府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牛膝30克,桔梗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延胡索10克,五灵脂10克,地龙10克,土鳖虫6克。
【功用】活血化瘀,扶正解毒。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阻络型。
【方解】主药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以祛除胸中瘀血;辅药桔梗、柴胡、枳壳流畅胸中气滞,气行则血行;佐以生地黄清血分瘀热,牛膝通血脉,引瘀血下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全方配伍特点:行血分瘀滞,解气分郁结,活血不耗血,祛瘀能生新。
【药理】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速度,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尤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急性心肌梗死,降低脑血管阻力,对抗脑血管痉挛,抗慢性炎症,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抗体生成细胞,使抗体分泌增加,增强T细胞和B细胞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茵陈赤小豆汤
【组成】茵陈10克,赤小豆30克,薏苡仁3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黄柏15克,防己10克,泽泻10克,佩兰10克,白豆蔻10克,甘草6克。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四妙勇安汤
【出处】《验方新编》
【组成】玄参10克,银花15克,当归10克,甘草4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10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0克,地丁10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养阴。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毒阻络型。
【方解】方中主药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玄参泻火解毒;佐以当归活血散瘀,使以甘草伍金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作用。本方具有量大力专、连续服用的特点。
【药理】抗炎消肿胀,镇痛,抑制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甘草解毒,扩张血管,增加循环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八珍汤
【出处】《正体类要》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0克,银花12克,玄参10克。
【功用】补益气血,调和营卫。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血两虚型。
【方解】方中主药人参、熟地黄益气养血;辅以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当归、白芍养血和营;佐以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共奏气血双补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与补血调血并用,补中有通,补而不滞的配伍特点。
【药理】兴奋全身机能,增强血液循环,全面升高血象,纠正贫血状态,调节子宫机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提高机体免疫力。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抑制和预防溃疡病,升高肝糖原含量,改善肝脏解毒功能;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能增生红细胞,改善血循障碍,调节子宫机能。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冲和膏外敷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中期。
【用法】1日1次。
【方七】回阳玉龙膏外敷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中期。
【用法】1日1次。
【方八】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丹参30克、60度白酒500毫升。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丹参洗净剪碎,加白酒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半月后可饮,每次20毫升,每日3次,饭前饮用。
【方九】
【组成】八宝丹、玉红生肌膏或象皮生肌散。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疮面肉芽组织生长缓慢,久不收口者。
【用法】八宝散撒溃疡面,外敷玉红生肌膏或象皮生肌散调麻油。
【方十】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爬山猴350克、白酒1000毫升。
【主治】脉管炎。
【用法】前一味研细粉,酒浸7天即可,每次15毫升服。
【按语】高血压患者忌用。
【方十一】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绿茶2克、赤芍15克、甘草5克。
【主治】脉管炎。
【用法】后二味加水1000毫升,煮沸15分钟,加入绿茶,分5次温服之。
【方十二】白珍珠散
【组成】白珍珠散。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疮面肉芽组织紫暗者。
【用法】用白珍珠散撒于疮面,外敷黄连素软膏。1日1次。
2020-01-0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青年男性的节段性、炎症性、闭塞性血管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1、对于伴有局部血栓形成、急性缺血的患者,应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的治疗,以纠正肢体的急性缺血。
2、对于局部出现感染、坏疽的患者,应使用抗菌药物、和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治疗。
3、对于病情稳定、局限性的狭窄严重影响远端供血的患者,当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可以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2021-11-30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2:16: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脉管炎又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详细情况如下:1、1期:症状比较轻微,表现为下肢怕冷,走路后不适等临床表现,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2、2期:症状比较典型,称为间歇性跛行,即病人走一段路需要休息,走一段路因下肢疼痛等不适,再次需要休息,因此症状逐渐加重,行走距离...

  • 第一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针刺等异常感觉,皮肤温度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此期患肢已有局限性狭窄病变。第二期:以患肢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突出症状。皮肤温度降低、色泽更为苍白,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或胫后...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足趾的苍白、发凉、疼痛,晚期会出现坏死、破溃等症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远端的小血管,包括动脉与静脉,是一种血栓性炎症的表现。通过超声可观察到管腔中有低回声血栓存在,管壁处于炎症、水肿、增厚的状态。通过动脉造影,可明显看到小血管的堵塞,同时会形成螺旋状...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三期,具体如下:第一、局部缺血期,为疾病的初期表现,主要为患肢的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沉重以及轻度的间歇性跛行。第二、营养障碍期,患者出现麻木、发凉、怕冷等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日益增加,且小腿的肌肉萎缩,足背及胫后动脉的搏动消失。第三、组织坏死期,...

  • 严重的狭窄,侧支循环已不能代偿静息时的血供,组织濒临坏死。Ⅳ期:症状继续加重,患肢除静息痛外,出现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性溃疡。如果继发感染,干性坏疽转为湿性坏疽,出现发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病变动脉完全闭塞,踝/肱指数0.3.侧支循环所提供的血流,已不能维持组织存活。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