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芜菁的功效与作用

芜菁 (《别录》) 【异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食疗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遗》),诸葛菜(《嘉话录》),台菜(《埤雅》),鸡毛菜(《本草衍义》),大头菜、狗头芥(《医林纂要》)。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植物形态】芜菁 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苦辛甘,平。 ①《别录》:"味苦温,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纲目》:"辛甘苦。" 【功用主治】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 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 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 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 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宜忌】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②《本草衍义》:"过食动气。" 【选方】①治卒毒肿起,急痛:芜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捣,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搅之,出,敷肿,帛裹上,日再三易。(《补缺肘后方》) ②治疔肿有根:以蔓菁根、铁生衣等分,捣涂于上,有脓出即易。忌油腻、生冷、五辛、粘滑、陈臭。(《肘后方》) ③治乳痈疼痛寒热:蔓菁根叶,净择去土,不用洗,以盐捣敷乳上,热即换,不过三、五度。冬无叶即用根。切须避风。(《兵部手集方》) ④治男子阴肿大,核痛:芜菁根捣敷之。(《集疗方》) ⑤治豌豆疮:蔓菁根,捣汁,挑疮破,敷在上。(《肘后方》) ⑥治鼻中衄血:诸葛菜,生捣汁饮。(《十便良方》) ⑦治猘犬咬人重发:服蔓菁汁佳。(《补缺肘后方》) ⑧治小儿头秃疮:不中水芜菁叶,烧作灰,和猪脂敷之。(《千金方》)
提醒您:芜菁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1-16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5:28: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清热解毒:芜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素,消炎抗菌,有助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疾病。2. 促进血液循环:芜茜含有丰富的芜菁素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氧含量,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性,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 利尿消肿:芜茜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 (《子母秘录》) ⑤治大小便关格闭塞: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后汗出勿怪。(《圣惠方》) ⑥治风疹入腹,身体强,舌干燥:芜菁子三两为末,每服温酒下一钱匕。(《圣惠方》) ⑦治忽得瘭疽著手足肩,累累如米豆,刮汁出,急疗之:熬芜菁熟捣,裹以展转其上,日夜勿止。(《补...

  • 蔓菁(mánjīng),又名芜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结头菜、芣蓝、芥蓝、擘蓝,茄连、撤蓝、玉蔓青等。 原产欧洲,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分类为十字花科 芸苔属、芸苔种、芜菁亚种。外型酷似萝卜,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品种只有几十...

  • " ②《别录》:"除小虫,去痹,除胸中结热,止烦渴,逐水,大吐下。" ③《药性论》:"治疮,止血及鼻衄不止。" ④《唐本草》:"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便,杀三虫。除诸毒肿疔疮,瘘痔,金疮 *** 。身痒瘾疹不止者,揩之立已。" ⑤《开宝本草》:"主金疮,止血,解恶虫蛇...

  • 《本草图经》和《本草衍义》对莱菔根的描述相似,强调其下气的功效,同时指出莱菔根与芜菁相比,更具有散缓下气的特点。《本草衍义补遗》则提醒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溢饮病,因莱菔根甘多辛少。《纲目》中提到,莱菔根和叶皆有功效,生食升气,熟食降气,其主要作用在肺、脾、肠、胃和三焦系统,但需注意其...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