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五味草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草 (《滇南本草》) 【异名】地锦苗(《救荒本草》),金钩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钩如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茧(《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五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五味草 一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茎直立,高25~50厘米,光滑无毛,纤细。叶互生,2回3出复叶;根生叶的叶柄长达25厘米,茎生叶的叶柄长1~10厘米;小叶片膜质,深3裂.裂片椭圆状卵形,先端锐或钝,基部阔楔形;下面具白色粉霜。总状花序顶生,着生花10~15朵;花柄长5~15毫米;基部具苞片,上部苞片匙状倒卵形,全缘或3裂,向下渐成叶状;花紫堇色,长20~23毫米;萼片2,卵形,边缘具浅尖齿,早落;花瓣4,脊上具翅,基部微愈合,上面1片斜漏斗形,具长圆柱形距,微下弯,距中有1黄色指状蜜腺;下面1片匙形;侧面2片,倒卵形,具长爪;雄蕊2束,每束3枚;雌蕊线形,柱头扁平,边缘有8个小突起,宿存。蒴果长角状,长2.5厘米,全体具细突起。种子黑色,肾形至圆形。花期4~7月。 生长于林荫荒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采集】6~7月采收。 【性味】①《救荒本草》:"味苦。" ②《滇南本草》:"味有五,性微寒。" 【功用主治】《滇南本草》:"祛风,明目退翳。消散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劳发热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 【选方】治眼目生玉翳,或生雾翳,青盲:五味草二钱,谷精草一钱,木贼草五分,青葙子五分。煎汤服。(《滇南本草》)
提醒您:五味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1-10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2:52: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药 名:五味草 来 源:此药为双子叶植物,属于罂粟科植物,即五味草的全草。功 效:此草具备祛风、明目的效果,并能退去眼中的云翳。主 治:对于肺劳咳嗽、发热及目生云翳等症状,五味草能起到治疗作用。性味归经:五味草味苦,性质微寒。其入药部分为肝、肺经。用法用量:内服时,通常以煎...

  • 据《救荒本草》记载,五味草苦味,性微寒,具有祛风明目和消散风热的功效。在传统医药中,它常用于治疗眼目病症,如玉翳或雾翳导致的青盲,配方中与其他草药如谷精草、木贼草和青葙子一起煎汤服用,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 【功用主治】《滇南本草》:"祛风,明目退翳。消散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劳发热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 【选方】治眼目生玉翳,或生雾翳,青盲:五味草二钱,谷精草一钱,木贼草五分,青葙子五分。煎汤服。(《滇南本草》)提醒您:五味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

  • 五味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呈圆锥形,茎直立,高度在二十五至五十厘米之间。茎部光滑无毛,且显得纤细。化学成分:五味草含有乙酰紫堇醇灵碱、消旋的和左旋的紫堇醇灵碱,以及比枯枯灵碱等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五味草在中医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治肺劳咳嗽、发热以及目生云翳等症状。综上所述,...

  •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寒。清热,消炎,清肝明目。主治肝炎,痢疾,肠炎,风湿骨痛,肺热咳嗽,牙痛,急性结膜炎。《中药大辞典》味有五,性微寒。祛风,明目退翳。消散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劳发热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中华本草》苦;微寒 归肝;肺经 祛风;清热;止痛;清肝...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