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名词解释 :苦酒

苦酒,指劣质味酸的酒;比喻痛苦、辛酸的生活感受。见《释名·释饮食》:“苦酒:淳毒甚者,酢﹝且﹞苦也。”
中文名
苦酒
拼 音
kǔ jìu
词 性
名词
1、劣质味酸的酒。
《太平御览》卷八六六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 刘放 奏云:‘今官贩苦酒,与百姓争锥刀之末,宜其息绝。’”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比部留别》:“苦酒聊为酌,无劳辨圣贤。”
2、用以比喻痛苦、辛酸的生活感受。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何必‘劝君更进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 阿章 《寒夜的别离》:“这杯历史留下的苦酒,就让我一个人来喝吧,别去扰乱她,别去连累无辜的孩子。”
3、醋的别名。
《晋书·张华传》:“ 陆机 尝饷 华 鮓…… 华 发器,便曰:‘此龙肉也。’众未之信。 华 曰:‘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乌梅苦酒法:乌梅去核,一升许肉,以五升苦酒渍数日,曝乾,擣作屑。欲食,辄投水中,即成醋尔。”[1]2017-01-12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14 09:56: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苦酒,指劣质味酸的酒;比喻痛苦、辛酸的生活感受。见《释名·释饮食》:“苦酒:淳毒甚者,酢﹝且﹞苦也。”中文名 苦酒 拼 音 kǔ jìu 词 性 名词 1、劣质味酸的酒。《太平御览》卷八六六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 刘放 奏云:‘今官贩苦酒,与百姓争锥刀之末,宜其息绝。’...

  • 中药炮制中,醋炒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醋,古称为苦酒,又被称为淳酢、醯,具有酸、苦的味道,且性质温和。在传统中药炮制中,醋作为一种常用的液体辅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物经过炮制后,其归经(即药物作用在人体经络的走向)会受到影响,能够对人体产生选择性的作用。醋因其酸味入肝经,属于木醋...

  • 醋,古代称为苦酒,又名淳酢、醯。其味酸 、苦,性温,在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中醋是一种常用的液体辅料。药物 通过炮制可影响归经,能对人体产生选择作用。醋,味酸入肝经,属木醋也是很好的溶媒,能提高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和煎出,又可矫臭矫味,减轻药物的毒性。中药炮制用醋,有醋炒、醋煮...

  •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几千年以来,中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炮制方法与技术,而且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炮...

  •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一、辅料:指炮制过程中添加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二、液体辅料 - 酒: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醋:古称酢/醯/苦酒,习称米醋。主要成分为...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