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药是文化瑰宝

  中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了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医学体系,但它们的研究和服务的对象相同,都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各自的发展中,必然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从而推动我国的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重大变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生命体是一种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物质系统,因此有必要建立整体医学及其方 ,这是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的皮毛筋骨肌肉是通过经络和脏腑息息相关,可以影响脏腑,脏腑病又可以在皮肤上有所表现。有人说“西医用西药,中医用中药”,“西医凭生理解剖,中医凭阴阳五行”,“西医用听筒,中医看舌候脉”等等,都是以相貌取之而不着边际的泛泛之论。事实上其区别只有一句“一言中的”之话,就是西医没有“证”,所以治疗疾病就“见病发药”;中医主要不治“病”而治“证”,所以治病要“辨证论治”。

  医治疗疾病是通过辩证诊治的基本法则来进行的,中医的辩证的从整体出发,来认识疾病,推断病情。它既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病名诊断而是包括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等内容,论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所不同者不公是提出治疗方法还包括了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概括来讲,辩证治疗就是运用中医理论和诊断方法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和揄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原菌位和病所,制定出治疗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就是任何一个病,不管补的泻的、热的凉的、散的敛的都可取用。反过来说,任何一味中药,什么病都可取用,所以中医往往“见痰不消痰,出血不止血”而能使痰消、血止。因为痰和出血都是病而不是“证”,本来就不是中医治疗的对象。 简而言之,医案是中医诊治疾病思路历程的表述,是用来公开中医临床者所以取用这个治疗方案的说明书,而绝对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正是这种表述,就可反映出其人其术素质水平的高低和思路方法的正确与否。中医历有方脉派,方是处方,脉是脉案,即医案。所以,五六十年前有过这样的选医谚语:“找长工看出汗,找郎中看脉案(即医案)”。意思是说,出汗多少反映出长工出力多少,脉案水平如何反映出医者水平之高低。
  中医学的整体观和模糊理论的应用,完全可为现代医学所借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西医会真正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新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必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2011-01-30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30: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了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医学体系,但它们的研究和服务的对象相同,都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各自的发展中,必然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从而推动我国的医学乃至世界医...

  • 在我国的古代,中医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若是医术十分的高明就可以收到许多达官贵族的尊重。并且中医的治疗是不会伤到身体的根本的,是辨证论治的。许多的疑难杂症只有中医可以进行治疗,只有中医可以综合的在治病的同时还可以调养身体。所以说,中医是我国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我国古代十分出名的中医就有...

  •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尊重,不仅能够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能推动其创新发展,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医药文化可以吸收其他医学体系的精华,实现中西医的融合,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新的希望。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其...

  • 学习中医,探索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丰富哲学和人文精神,让我们深入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中医的独特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不仅指导实践,也映射古人对自然、生命现象的深刻洞察。学习中医,培养辩证思维,提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诊断治疗,中医独树一...

  •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中医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2.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天人合一:中医认为人体是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