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nán jīng 》
2 概述 《难经》系中医理论著作。原名 《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或分为5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根据多数医家的考证,这是一部托名的著作。成书约在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其书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本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采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能、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也列述了一些病证。其中1~22难以分析脉诊为主,第一难就将《内经》时期的繁琐切脉法加以简化,明确提出“独取寸口”,对后世切脉诊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3~29难介绍经脉流注始终、经脉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及其病证等。30~47难以脏腑为重点内容,对脏腑配象、三焦、肾与命门、胃肠消化、营卫等方面的论述,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有不少的补阐与发挥。48~61难介绍诊候、病能、脏腑传病、脏腑积聚、泻、痢疾、伤寒等,继之以望、闻、问、切四诊。62~68难,论脏腑井俞诸穴。69~81难谈用针补泻之法。这部著作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腧穴为重点。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指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和“八会”(指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聚处,亦为针灸疗法中的八个要穴)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学术理论体系。又在临床方面,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所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全书内容简要,辨析亦颇精微。在祖国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具有中外影响的古典医籍之一。故历代的刊本和注本颇多,早期的注本有三国时东吴·吕广的《黄帝众难经》。吕氏曾对《难经》的编次加以整理,嗣后较著名的注本有:唐·杨玄操的《集注难经》;宋·丁德用的《补注难经》,虞庶的《虞庶注难经》,杨康侯的《注解难经》;元·滑寿的《难经本义》;明·熊宗立的《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王九思辑《难经集注》,张世贤的《图注八十一难经》;清·莫熺的《难经直解》,徐大椿的《难经经释》,丁锦的《古本难经阐注》,黄元御的《难经悬解》,叶霖的《难经正义》; 以及1923年张寿颐所撰《难经汇注笺正》等。此外,1819年日人丹波元胤撰写了《难经疏证》,这在日本国研究或注释《难经》的多种著作中较为著名。在上述注本中,滑寿的《难经本义》被认为是影响较大的一种。滑氏针对《难经》传本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的情况,遂参考元代以前的《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对全书进行诠释注释。并对其中部分内容予以考订辩正,释义能融会诸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颇多发挥。明·王九思的《难经集注》(原题“宋·王惟一撰”)是最早的集注本,书中将吴·吕广;唐·杨玄操;宋·丁德用、虞庶、杨康侯等人的注文加以选录汇编而成,此书按脉诊、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次序分为十三篇,选注比较精要。清·徐大椿的《难经经释》是以《内经》理论为本,阐发《难经》的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丹波元胤的《难经疏证》,其注疏部分以参考《难经本义》、《难经集注》、《难经经释》等书为主,所写按语有一些较好的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订了《难经》的原文。
2022-11-22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4-07-07 08:04: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难经》是在《素问》《灵枢》基础上提出八十一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然后归纳成书。3流传版本 《八十一难》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曾引用了《八十一难》文字,这些文字与今本《难经》互有出入。晋代王叔和《脉经》收录了一些《难经》原文,但这些原文均...

  • 《难经集注》传世通行本传入日本而保存至今,国内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24)、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6),均据日人林衡氏辑《佚存丛书》本《难经集注》。作者简介 秦越人,号扁鹊,生活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渤海鄚郡(今河北任丘县)人。杰出的医学家。医疗经验丰富...

  •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

  • 23~29难介绍经脉流注始终、经脉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及其病证等。30~47难以脏腑为重点内容,对脏腑配象、三焦、肾与命门、胃肠消化、营卫等方面的论述,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有不少的补阐与发挥。48~61难介绍诊候、病能、脏腑传病、脏腑积聚、泻、痢疾、伤寒等,继之以望、闻、问、切四...

  • 本文介绍的是《难经经释》——一部重要的医经著作。该书由清代学者徐大椿在1727年撰写,共两卷。徐大椿的注释是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对《难经》的深奥义理及其学术渊源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后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源。然而,徐氏在书中强调“《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这一观点虽然体现...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