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是一种中药,漏芦开的花是漏芦花吗,漏芦与漏芦花的区别是药吗

漏芦花(菜芙蓉)
【汉语拼音】Lou lu hua
【蒙药名】洪格勒珠尔
【别名】邦孜道布,勃道,道布,邦孜,洪格尔-珠拉,伊和昭拉
【中药材基原】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花。
祁州漏芦 Rhaponticum uniflorum(L.)DC.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主根粗大。茎直立,单一,密生蛛丝状毛及白色柔毛。基生叶有长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cm,宽5~10cm,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浅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中部叶及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大型,直径5~6.5cm;总苞广钟形,总苞片干膜质,多列,外列与中列匙形,先端为扩大成圆形撕裂状的附属体,最内一列狭披针形或线形,较外列为长;花全部管状花,淡红紫色;花冠长2~3cm,先端5裂;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紫色。瘦果倒圆锥形,长5~6mm,黑褐色,有宿存之羽状冠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路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
【性味】 味苦,性凉。效糙、稀、钝、柔。
1.《无误蒙药鉴》:“味苦。”
2.《金光注释集》:“味苦,效糙。”
【功效】 杀黏,止刺痛,清热,解毒。
【主治】 主治黏疫,肠刺痛,炭疽,白喉,麻疹,毒热,心热,讧热,炽热,血热,伤热。 1.《无误蒙药鉴》:“清疫毒,心热,讧热。”2017-12-11
今天红内·裤·弄到水了;N2016-09-25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39: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漏芦花(菜芙蓉)【汉语拼音】Lou lu hua 【蒙药名】洪格勒珠尔 【别名】邦孜道布,勃道,道布,邦孜,洪格尔-珠拉,伊和昭拉 【中药材基原】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花。祁州漏芦 Rhaponticum uniflorum(L.)DC.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主根粗大。茎直立,单一,密生蛛丝状毛及白色柔毛。基生叶有...

  • 是漏芦。漏芦 开花的漏芦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漏芦 目 菊目 拉丁学名 EchinopslatifoliusTausch 别称 狼头花、野兰、鬼油麻、和尚头、独花山牛蒡、华州漏芦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界 植物界 族 蓝刺头族 门 被子植物门 属 蓝刺头属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种 漏芦种 崔洪梅:多年生草本,高(6)30...

  • 漏芦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材。漏芦,别名有鹿羸草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根茎相对较长,并且具有特殊的形态和气味。漏芦主要生长在寒凉的山林中,对于土壤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漏芦被广泛应用,其根部和茎部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领域,...

  • 漏芦(学名:Stemmacantha uniflora (L. ) Dittrich),别名野兰、鬼油麻、狼头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可入药。味道苦,性寒,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的功效。漏芦属于菊科、漏芦属,其入药部位是根茎。该植物在河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省份广泛种植。处理方法为:除去...

  • 漏芦,这一草本植物在古代药典中有详尽的记载。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需谨慎区分漏芦与名为独漏的植物,后者虽相似但味苦酸,误服可能导致持续呕吐。《别录》提到,漏芦生于乔山山谷,八月采其根部,阴干处理。陶弘景指出,漏芦在当时常见,市人多取其苗使用,而民间则称其根为鹿骊。《唐本草》描述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