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都有哪一些禁忌?

针灸可以用在所有疾病上,但是也要注意禁忌:气血大虚,刚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刚行完房,运动大汗,酒后,体力不够以上情况不针。用灸时必须用艾绒,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气血大虚时用灸。热证,流汗的地方,眼部,阴部,痔疮不灸。针是针,灸是灸,用针不用灸,用灸不用针。两个不能一起用,好多人喜欢扎针的时候上边弄点艾绒,手法确实花哨,但是两个确实不能放一起用!2020-03-24
吃完饭之后立即针灸,尤其是过饱之后禁止针灸;还有过饥之后也是禁止针灸的。2018-08-15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2018-08-15
妊娠3个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不宜针刺;妊娠3个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也不宜针刺。2018-08-15
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2018-08-15
喝醉酒或者受到惊吓之后不宜针灸,因此不要在针灸之前受到过多情绪激动。2018-08-15
饥饿,劳累,酒后,惊吓过后,雨天,都不宜针炙,坐车,走路后都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炙,炙后不宜立即碰凉水2019-06-14
不适应针灸的体质如,有低血压病人,低血糖病人,严重贫血病人,因为他们容易出现晕针现象,产生休克等。2018-08-15
晕针反而不是大的问题,孕妇有针灸禁忌,像三阴交,合谷,眩晕病人要小心,先降血压再治时病,心脏病人先针心脏病,再治其他病,以免引起意外2019-06-03
有心脏方面病疾者,不宜针灸合谷穴,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疼,禁止推拿脑部。这是我从中医五十多年经验。2019-06-10
久病体质比较虚、大出血、大汗淋漓,刺激不宜过强,宜在卧位进行针灸。2018-08-15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2018-08-15
劳累过度也是不宜针灸,会增加晕针滞针等事故的发生。2018-08-15
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2018-08-15
大出汗,元气不足,刚行完房事,重病者,失血过多,喝完酒,气血大虚,体力不足,时机不对,运动过后。2018-12-14
治病如履薄冰,如临深谷,持针如握虎,失手无法补。内经早己告知,做一个针炎师非一日之功。临床慎重再填重,医生手下管生命,都说错了可以改,大人说给小孩听,小事错了可以改,大事错了改不能。古今案例说不尽,事事面前挂警钟。2019-09-30
对疗效将信将疑者不宜针灸2019-01-04
以上说的比较全面,雷雨天不宜针灸。2019-02-06
温热病不宜灸2019-03-08
这么胆小,怕东怕西就不要用针灸了,其实针灸这么可怕,只要注意深浅,方位,重要穴注意一下就可以了2020-02-09
善用针者必明,阴阳二十五种人,不明者下针乱经伤人!2019-12-07
多看看《黄帝内经》就全明白了2019-03-09
恶性肿瘤患者禁针2019-06-12
禁忌,好好学习五运六气,就知道何时何位不能下针2020-02-10
不懂针灸者不易针灸2019-02-25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56: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应避免针刺治疗。其次,孕妇在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以及月经期间,均不宜针刺。对于患有严重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或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

  • 过于疲劳: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时,不宜接受针灸治疗。空腹或饥饿: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针灸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感。精神高度紧张:精神过度紧张会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特定人群与部位:孕妇: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是针灸的禁忌区域,同时应避免针灸容易引起宫缩导致流产的穴位,如合谷...

  • 1、薄皮、肌少、肌肉结聚处,怀孕期女性的腰骶部、下腹,男人女人的乳头、私处、男性睾丸等不必艾灸穴位。此外,骨节位置不必立即灸。除此之外,大血管处、心脏位置不必灸,目光属面部部,也不必灸。2、凡曝露出外的位置,如面部,不必立即灸,防止产生疤痕,影响美观大方。3、无自做工作能力的人如精...

  • 避免紧张、疲倦、饥饿时针灸:在这些状态下,身体比较脆弱,针灸可能会带来不适,所以最好避开这些时候。皮肤和针具要消毒:针灸前,一定要确保皮肤和针具都经过了严格的消毒,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重要器官附近慎针:靠近重要器官的地方,针灸可是要特别小心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问题。特定人群...

  • 首先,针灸部位有明确的禁忌区域。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以及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其次,孕妇和儿童在针灸时需特别注意。孕妇应避免针刺合谷、三阴交、缺盆等穴位,以免影响胎儿或引发不良反应。同时,小儿禁针囟会,女性禁针石门,以保护其生理健康。此外,病情危重或预后不良的患者不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