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出水泡,挑破好几天了,今天很痒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艾灸导致的出水泡,建议你现在适当在用些京万红,避免摩擦、搔抓,如果里面还会渗出组织液,可以用消毒的针刺破让组织液流出,适当消毒以免感染。
指导意见:
建议:
1.请不要用纱布或是创可贴贴,以保持创面良好的通气性,如果有水渗出,可以消毒纱布蘸干。
2.可以适当外敷些云南白药粉剂以加速创面收口。
3.平时注意避免沾水,避免接触不洁物。2014-03-09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1:42: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用酒精和棉签消毒针头,并轻轻刺破水泡,吸出里面的液体。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令人不安,但多次刺破水泡有助于湿气的排出。在灸疗的第三天,我的三阴交和足三里穴位就出现了水泡,尽管当时感觉有些烫,但没有持续的疼痛。刺破水泡后,不适感逐渐减轻。接下来的几天,水泡不断重新长出,我...

  •   平时身体没有病痛的话,建议每隔5-7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3-5钟左右。如果有伤风感冒等病痛,或身体寒症较重,可以艾灸相应的穴位,时间可以长一点,5-15分钟都可以。无病痛的情况下,不要每天艾灸,易上火(口干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2、排毒反应正常人艾灸一般是很少起泡的,...

  • 艾灸足三里后并没有排病反应,病人会有正常的排毒反应,可能会有头晕、恶心、拉肚子、腹胀、腹痛等症状,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病人不必太担心。所谓排病反应或排病作用,是指有些中药当汗、吐、下等方法,将体内的邪气通过汗法、吐法、下法等来排除体外。病人在艾灸足三里时,应用较多的是虚寒性表现,阳气比...

  • 1、施灸过量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头,容易导致出水泡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下最好缩短艾灸的时间或减少艾灸次数。2、排病反应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属于排病反应,人体病邪之气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除病邪的过程,这种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3、出水泡是否继续灸艾灸后出现水泡,有轻微的疼痛...

  • 说明你体内的湿气找到了出口要排出来的。准备好酒精、棉签和针。先用棉签沾酒精消毒针,也消一下水泡的部位,然后用针刺一下水泡,再用干的锦签将水泡里的水吸出来。 水泡里都吸出后,还会再长满,这时你需要再次将其刺破,这都是为了将湿气排出来。 我是手持的艾灸足三里和三阴交的,我艾灸的第...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