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的配方及使用

防风通圣散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山栀子、酒大黄、芒硝(后下)各15g,石膏、黄芩、桔梗各30g,甘草60g,滑石90g。共17味药,研成细末,每服30g加生姜同煎。此方为治疗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的要方,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有汗不伤表、下不伤里的特点。皮肤病的辨证,除与内科相同者外,尚具有一定的特点,即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皮肤病虽发于外,但是病因绝大多数是由于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和脏腑之间机能活动的失调所致。如《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指出:“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在临床中,皮肤病的发病,只要是因为内有郁热、外感风邪而引起的,均可用防风通圣散治疗。在治疗中,滑石原方用量较大为90g,应根据情况酌情应用;荆芥、麻黄、防风疏风解表,使在皮肤的风热之邪得汗而泄,但麻黄量不宜太大,少用即可。有句俗语:“有病没病,防风通圣”,是不对的。在临床上,中医必须辨证施治。只要辨证无误,辨其证,用其药,防风通圣散在治疗皮肤病上可有较好疗效,符合了中医治疗皮肤病“治外必本诸内”的主张。一般注意事项:⑴孕妇慎用。⑵体弱便溏者慎用。⑶湿疹、荨麻疹、痤疮、神经性发炎、多发性疖病等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

2016-05-18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2:01: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防风通圣散主要成分包括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山栀子、酒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及甘草、滑石,共十七味药,研磨成细末,每次服量为30克,需与生姜一同煎煮。此方主要针对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具备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效,有汗不伤表、下不伤里的特...

  • 防风通圣散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山栀子、酒大黄、芒硝(后下)各15g,石膏、黄芩、桔梗各30g,甘草60g,滑石90g。共17味药,研成细末,每服30g加生姜同煎。此方为治疗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的要方,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有汗不伤表、下不伤...

  • 制备方法为水煎或研粉水泛为丸,丸剂每次服用6克,每日2次;汤剂需煎煮,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但是,对于胃气亏损、孕妇或体质虚弱者,需谨慎使用,避免损伤胎气。《疠疡机要》卷下和《麻症集成》卷四的防风通圣散配方略有不同,但都针对风热炽盛、大便秘结等症状,强调了清热、通便和解表的作用。...

  • 防风通圣丸以其独特的配方,旨在解表通里、清热解毒,适用于多种内外病症。它主要由防风、荆芥、薄荷等十几味草药精制而成,其中包括防风的辛散之力,荆芥的祛风解表,薄荷的清凉解暑,以及麻黄、大黄等药物的通便和清热功效。在使用上,防风通圣丸讲究适度。避免与烟酒、辛辣、油腻食物以及海鲜类食物同用...

  • 防风通圣丸是一种中药配方药物,主要由防风、川芎、桂枝、白芍、白术、陈皮、生姜、黄耆等多种药材组成。它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1. 解表祛风:防风通圣丸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散痹的作用,可以缓解风寒引起的头痛、身痛、关节疼痛等症状。2. 活血化瘀:防风通圣丸内含有川芎和桂枝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