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牡丹皮是什么

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来源】本品为双子叶植物毛茛科
Ranunculaceae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干燥根皮。
  【性状】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
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1)牡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凉血散瘀的功效,使血流畅而不留瘀,血热清而不妄行。故对血热炽盛、肝肾火旺及瘀血阻滞等症,都恃为要药。本品配鲜生地,能清热凉血;配大生地,则滋肾泻火;配山栀,则清肝泄热;配赤芍、桃仁,则活血散瘀;配侧柏叶、鲜茅根,则凉血止血。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舌绛、身发斑疹,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以及阴虚发热等症。牡丹皮清营血之实热,同时还能治阴虚发热。清血分实热,常与鲜生地、赤芍等同用;疗虚热,常与大生地、知母、青蒿、鳖甲等药相配伍;治血热妄行,常与鲜茅根、侧柏叶、山栀等同用。
  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肠痈等症。经闭、损伤,皆有气血瘀滞,由于络道瘀阻,常发生疼痛。丹皮能活血散瘀,使瘀滞散而气血流畅,疼痛得解,常和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同用。
  对于疮痈肿毒、肠痈等症,本品也是常用的药物。疗疮痈可配合清热解毒药如银花、连翘、地丁草之类;治肠痈初起未能脓者可和大黄、芒硝、桃仁、冬瓜子等同用;已成脓者合红藤、连翘、败酱草之类应用。2019-03-23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2:47: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牡丹皮作为中药材,常被误认为与丹皮不同,实际上它们属于同一种药材,只是名称上的区别。牡丹皮,又称牡丹根皮、丹皮、丹根,其简称为丹皮。在中药处方中,这两种名称是可以互换使用的。牡丹皮的形态多样,通常为筒状或半筒状,有明显的纵剖开缝,可能向内卷曲或张开。其长度一般在5至20厘米之间,直...

  •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牡丹皮的来源是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3. 作为药材使用的牡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归类为中品。此后,各种本草书籍均有记载,而当时所用主要来源于野生品种。4. 历史上,尤其是明末崇祯年间,安徽铜陵县开始引进牡丹...

  • 4. 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血热炽盛、肝肾火旺及瘀血阻滞等症状。常与鲜生地配用,可清热凉血;与大生地同用,则有滋肾泻火之效;搭配山栀,用于清肝泄热;与赤芍、桃仁同用,则活血散瘀;配侧柏叶、鲜茅根,可用于凉血止血。5. 应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舌绛、斑疹、血...

  • 丹皮,一个在传统中药中备受认可的名字,其学名是牡丹皮,也常被称作牡丹根皮或丹根。它的中文拼音写作"mu dan pi",而在英文中则表示为"Tree Peony Bark"或者"Cortex Moutan"。这种药材的主要来源是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这种特定的植物,其根皮部分被用于药用。丹皮在中药的功效上有着显著的特性...

  • 皮树花,又称牡丹皮,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收敛止血等。在中医理论中,皮树花主要用于治疗因热邪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高热不退、出血不止等。同时,它还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于一些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除了上述的主要功效外,皮树花还具有一定的保健...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