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经络、脏腑的关系

气血是营养,经络是树干,脏腑是树根,我们经常把人体比喻成一棵树,也就是生命之树,那气血就是营养,无论它生长在何处,它对生长需求是一样的,就是空气、阳光和水,而气血就是滋养生命之树的阳光雨露,人体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中心的,所以脏腑是树根,而负责联系着各个脏腑,负责气血运输就是经络“树干”的核心作用。人体脏腑气血在经络作用下舒不全身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只有在经络通常的情况下,气血才能转化和正常功能的运作。气血也只有在经络通畅情况下,才能被身体正确使用,中医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通经络,补气血。在求医治病问题上,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艾灸、推拿、按摩,治疗疾病。这些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老方法倾向于标本兼治,祛病除根。2022-06-14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30: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脏与六腑关系为阴阳表里关系。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如心小肠、肺大肠、脾胃、肝胆、肾膀胱,均构成表里关系。总之,脏腑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密切,生理上相互资助、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正确理解这些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十二经络是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经络与相对应的脏腑相连,表里脏腑经络存在络属关系。十二经络根据人体精气血津液循行顺序,依次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走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

  •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

  • 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理与病理体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脾与胃、肝与胆之间的关联,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功能上的协调。这些脏腑之间的关系,通过经络相连,气血相贯,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心与小肠的关系体现在血脉和泌尿系统上。心主血脉,...

  • 1. 阴阳理论:中医理论中,阴阳是基础,经络系统也遵循这一原则。阴经位于肢体内侧面,阳经位于肢体外侧面。阴经和阳经相互对应,形成了三阴三阳的关系。2. 脏腑命名:经络的命名与脏腑有关,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每个阴经对应一个脏器,每个阳经对应一个腑器。3. 上下肢区分:上肢的经脉称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