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属络关系

十二经络分属于十二脏腑。所谓十二脏腑,即五脏六腑再加上心脏的外膜——心包。心包也算一脏。这样每一条经脉都包含有所属脏腑的名称,如肺经、胃经、大肠经等。另外十二条经脉还根据所属的脏腑的阴阳属性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位置特点,而定经脉本身的阴阳属性。脏为阴,肢体的内侧为阴,凡属于脏的经脉都分布在肢体的内侧,故称阴经;属于腑的经脉都分布在肢体的外侧,故称阳经。阴经包括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三种。阳经包括太阳经、少阳经和阳明经三种。又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有上下的不同,分布在上肢的称为手经,分布在下肢的称为足经。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流注歌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2016-05-10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0:31: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体内的经络系统有着独特的阴阳属性和关联性,称为十二经络属络关系。这一关系主要体现在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紧密联系。阴经与脏腑相连,阳经则与腑脏相属,这是一种遵循“一阴一阳”的原则,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它们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同样,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与手...

  •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脏,阳经属腑络腑,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

  •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

  • 十二经脉构成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核心,它们之间有着表里经脉相合的独特联系,并且每个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相络属。具体来说,十二经脉包括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以及三焦经。这些经脉在人体中分布广泛,不仅连接着人体的主要器官,还与身体的各个部位紧密...

  • 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是经络体系的基石,其命名依据了它们的阴阳属性、所属脏腑以及在身体上的分布特点。这些经脉分别对应十二脏腑,如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等,其名称体现了它们与脏腑的关联和在手足内外、前中后位置的特征。十二经脉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经过手阳明大肠经、...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