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又腿凉,上热下寒怎么调?中医:疏通中焦、清上温下引火归元

在临床当中,经常会遇到 上热下寒 的病人, 什么表现呢? 就是平时总感觉 口干口苦,心烦气躁的,嗓子也干 ,那你说 吃点泻火的药 吧,不行!一吃胃准受不了, 大便不成形,肚子疼、胃胀 ,并且平时还 手脚冰凉 。那么像这类人,其实就是一种 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的体质。
如果单纯的用热药或者寒药,肯定不行。从临床的经验来看,这类人 除了上热下寒 以外,往往还会 伴随一系列胃肠道的表现 ,像是: 消化不良,胃胀,反酸,烧心,打饱嗝 等等,但又 不能吃凉东西,吃点凉东西 ,这种 症状又加重,又是拉肚子,又是肚子疼 ,就是这种寒热错杂的表现。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这类问题的发生通常与我们脾胃的功能是有很大关系的, 脾胃在人体的中轴,它是一个涡旋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 心火需要借助胃气下降温暖肾水,肾水则要借助脾气的上升接济心火,使肾水不寒,心火不亢,达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程度,这叫做水火既济 。
那应该怎么办呢?------要疏通中焦、清上温下,引火归元。
一、清上火
1、清心火
2、清胃火
3、清肝火
4、清肺火
二、温肾水
三、疏通中焦
那么,以上就是 常见的调理上热下寒的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
最后,需要嘱咐大家的是,在日常生活习惯上,也要注意少吹空调,少吃生冷寒凉,同时情绪上也要保持稳定,少生气,少心烦,因为这些很容易造成脾阳受损,以及肝木乘脾,进而损伤脾胃。
大家现在也可以伸出自己的舌头看看,是不是舌苔比较的厚腻,白厚或者黄厚,这些其实就是中焦脾胃淤堵的表现,对于此,就 要先疏通中焦( 甘草泻心汤 ),使脾胃不受阻碍 ,运化吸收正常,那么 再进行其他调理 ,就会收到 事半功倍 的效果了。
附:
甘草泻心汤 :
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人参、大枣。
方中重用甘草为君,配黄芩、黄连苦寒以泄热,半夏、干姜辛温以散寒,人参、大枣甘温以补脾胃之虚,益气健脾、和胃扶正,诸药寒温并用,补泻并施。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 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 ,也就是临床中常见的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满 的病症。
2022-05-22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05: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阴虚火旺是导致上热下寒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应注重滋阴降火,可尝试服用知柏地黄丸,以达到滋养肾阴、清热降火的效果。其次,下肢气血运行不畅,需通过外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用炒过的大盐热敷腿部,可有效缓解腿部气血阻滞,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上热下寒的症状。持续一段时间的调理,上热下...

  • 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人参、大枣。方中重用甘草为君,配黄芩、黄连苦寒以泄热,半夏、干姜辛温以散寒,人参、大枣甘温以补脾胃之虚,益气健脾、和胃扶正,诸药寒温并用,补泻并施。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 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 ,也就是临床中常见的 上焦...

  • 还可以 泡脚 ,泡脚有助于 引火下行 ,疏通经络,泡脚时还可以按一按涌泉穴。上面的火下来了,而下面的寒湿也得到了缓解,自然有利于改善上热下寒。不过,泡脚时也要注意,泡得时间不宜太久,控制在半小时为宜,水温也要合适,既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另外, 合理使用中药 也是...

  • 在中医理论中,热气往往往上走,所以会体现在头部口舌生疮上,而寒气则往下走,导致四肢冰凉,容易腹泻等。如果长期不对上下平衡加以调整,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两极分化情况。那么,上热下寒具体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中医对此有一则著名的“三焦理论”。三焦指的是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隔,从上到...

  • 1. 推腹法:揉按腹部,可改善上热下寒症状,同时帮助减肥和通畅经络。具体操作是从心窝开始向下推至小腹,持续5分钟,若有阻滞点则需反复推揉,直到其疏通。此方法能改善失眠、手脚冰凉、便秘或溏泄等问题。2. 跪膝法:通过跪着走,使气血先引至膝盖,进而输送到脚上。此法能改善上热下寒,增强...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