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胃养胃方剂 胃病远离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饮食的不规律,或者是饮食的油腻、辛辣不健康,对肠胃健康造成了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几种温胃养胃方剂吧!
1、温胃饮 方药组成:人参3~6克(或用至30克)白术(炒)3~6克(或用至30克)扁豆(炒)6克 陈皮3克(或不用)干姜(炒焦)3~6克 炙甘草3克 当归3~6克(滑泄者勿用)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治脾胃虚寒、呕吐吞酸、大便泄泻、不思饮食、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
下寒带浊者,加破故纸3克;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2克;水泛为痰,胸腹痞满者,加茯苓3~6克;脾胃虚极,大呕不吐,不能止者,倍用参、术,加胡椒0.3~0.6克,煎熟徐徐服之。
2、益气温胃汤 方药组成:党参12g,黄芪30g,白术12g,山药15g,扁豆10g,白芍15g,陈皮10g,茯苓12g,砂仁5g,干姜10g,炙甘草10g.寒象明显加良姜12g、肉桂6g,甚者加附片10g、吴茱萸10g、川椒6g;泛酸加海螵蛸12g、煅瓦楞子12g.
功能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不舒,隐隐作痛,脘部如坠,空腹为甚,食入稍减,喜热喜按,遇寒加重,便溏不实,神疲乏力,少食纳呆,舌淡胖大,苔薄白或白滑,或边有齿印,脉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
3、益阴养胃汤 方药组成: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口渴甚加花粉;胃脘灼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15g;低酸者酌加乌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艰涩加栝楼15g,决明子12g;便秘加郁李仁12g,麻仁12g;食少加谷芽15g、绿梅花10g.
功能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嘈杂烧灼,知饥少纳,口干引饮,舌光剥或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弦细;或胃酸缺乏,胃镜检查见胃黏膜轻度充血,分泌物偏少,或见腺体萎缩。
4、清热和胃汤 方药组成:黄芩10g,连翘12g,败酱草20g,黄连6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蒲公英30g.吞酸加吴茱萸3g、海螵蛸12g、锻瓦楞子12g.
功能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口苦且干,嘈杂易饥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胃镜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等。
2022-08-08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2 08:45: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6、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7、饮食宜软、温、暖、素、鲜。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

  • 滋阴益胃汤:花旗参15g,石斛15g,沙参15g,玉竹15g,猴头菇数枚,加入瘦肉或去皮鸡肉煮汤。温胃鱼肚汤:鱼肚(花胶)、虫草花适量,花菇数枚,胡椒3g,生姜5片,大枣3枚,煮汤。慢性胃炎除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护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及情志调适亦相当重要,当然,不可把所有“胃痛”症状归咎为胃炎,消...

  • 鲫鱼椒姜汤:适合不能下食、虚弱无力、胃部饱满、遇寒则发、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等症状。将鲫鱼500克洗净切片,水煮沸后加入豆豉、胡椒、干姜、陈皮,空腹食之。此汤能增强胃动力,温暖胃部,改善消化不良。姜枣饮: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水代茶。适用于胃凉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等症...

  • ◆可按压胃上脘、中脘、下脘等穴位,及时温敷处理。 ◆可服用「安中散」,慢慢缓解。 ◆拉肚子时,可 *** 足三里、承山穴,或用温灸、照红外线,并局部按压 *** 。 胃肠型荨麻疹 〈症状〉 胃肠型荨麻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胃发炎而有湿热郁滞在内,另一种则是血虚、贫血引起。会胃痛、肚子痛、上吐下...

  • (2)砂仁具有显著的行气、和中之效,从而可有效起到止呕、安胎的作用,因而可用于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妊娠女性中虚气滞所导致的呕吐、胎动不安,可配以白术、苏梗同用。(3)砂仁能够有效起到温中的作用,因而对于脾胃虚寒、腹泻者非常适宜。治疗时,既可单独研末吞服;亦可与干姜、附子等温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