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中药养胃 十种最养胃的中药

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
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6、甘草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7、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8、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胃溃疡、胃炎等人群。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10、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止泻。由于芡实较硬,应该长时间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养生之道网提醒,养胃中药“怕”糯米。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2018-05-20
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2018-07-19
mcxzy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9: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香砂养胃丸 药物组成包括白术、香附、陈皮、藿香、枳实、木香、砂仁、甘草等。功效为和胃止呕,行气消食。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等症状。用法用量为水丸每服6克,日服3次;颗粒剂每服1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二、香砂平胃丸 药物组成包括...

  • 白术性温,味苦,能补脾益胃,可以改善患者脾胃气弱、倦怠少气、虚胀等症状。还可以将白术与茯苓、山楂等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4、人参 人参可以帮助养胃。人参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补气养血、益肺安神,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辅助作用。5、黄连 黄连也具有一定养胃的功效。

  • 常用的养胃中药有白术、茯苓、黄芪、莲子、人参、芡实、山药、薏米、沙参、大枣、甘草等。另外,砂仁中含有樟脑和龙脑等挥发油成分,能直接作用于胃部、肾脏和脾,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和和胃醒脾效果。若和陈皮厚朴、枳实搭配在一起能缓解脾胃气滞所导致的食欲不振和腹胀。常用的养胃中药有白术、茯苓、...

  • 1. 厚朴:中药厚朴对于养胃有着显著的效果。将厚朴与陈皮、甘草、生姜和红枣等材料一同泡水饮用,能够行气和胃,对胃部健康大有裨益。2. 藿香:藿香是一种具有理气腥味的中药材,其含有的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提升消化功能。将藿香与甘草和香附等量研磨成粉末,制成茶包,泡水饮用,可有效养胃。3. ...

  • 吃什么中药养胃?生活中有很多中药都具有养胃的功效,但是需要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吧。1、山药山药为药食两用之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具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精益肾等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颈部食用,对于脾胃虚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