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心典的介绍

清·尤怡著。成书于公元1729年。本书是尤氏集十年寒暑的心得之作,其阐注《金匮要略》文笔简练,注释明晰,条理贯通,据理确凿,力求得其典要,抉其精义,对于少数费解原文,宁缺而不作强解,并校正了一些传写之误,删去《金匮要略》后三篇以及后人增添的一些内容,在注本中有相当的影响,是学习《金匮要略》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全书3卷。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第七集为卷上;将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至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集为卷中;将黄疸病证并治第十五至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集为卷下。删去了原书的杂疗、食禁等3篇。尤氏在编集前贤诸书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对《金匮要略》精求深讨,务求阐发仲景原义。以其深刻的理解,多能较为准确地阐发仲景之意。如对第7篇,原文第1条肺痈肺痿的区别,尤氏明确注释为:“此设为问答,以辨肺痿肺痈之异……其人咳,咽燥不渴,多吐浊沫,则是肺痿肺痈,二证多同,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比而论之,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灼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也。故其脉有虚实不同,而其数则一也。”说理清楚,言简意明。对仲景遣方用药,尤氏亦能据证给予精当贴切的解释。由于《心典》一书能够较好地阐发仲景奥义,而成为注本中的范本,后来学者,阐发《金匮》多宗此书。

2016-06-03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44: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要略》注本,简称《金匮心典》。清代尤怡(在泾)纂注,撰于雍正七年(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有较深的学习心得,纂注时力求深入、得其典要,故以“心典”为书名。尤氏删去原书的最后3篇,注文阐析仲景原文精义、蕴旨,文笔简练,富有条理。对原文难以诠解之深奥词...

  • 清·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是一部诞生于公元1729年的经典之作,它凝聚了尤氏十年的辛勤努力与深厚学识。尤氏以独特的视角,对《金匮要略》进行了深入的注释,其文笔简练,注释清晰,条理分明,论据充分,力求揭示原著的核心要义和精深之处。在处理原著中一些难以理解的部分时,尤氏坚持宁缺勿滥,对传抄的...

  • 《金匮要略心典》的作者是清代尤怡,成书于雍正七年。作者介绍:尤怡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在泾,号饲鹤山人,吴县人。他年轻时家贫,尝在寺院卖字为生,能诗善文。后随马俶习医,学有渊源。晚年学益精深,治病多奇中,名始显。他推崇张仲景,对《伤寒》和《金匮》有深入研究,并著有多部医学著...

  • 《金匮要略方论》,又简称《金匮要略》,是由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撰写的一部医学著作,共分为三卷,包含二十五篇内容。经过北宋林亿等人的校订,这部经典得以流传下来。清朝医家尤怡,字在泾,对《金匮要略》进行了深入的注释,他的著作《金匮要略心典》同样有三卷,但不同于原书,它...

  • 清·尤怡著。成书于公元1729年。本书是尤氏集十年寒暑的心得之作,其阐注《金匮要略》文笔简练,注释明晰,条理贯通,据理确凿,力求得其典要,抉其精义,对于少数费解原文,宁缺而不作强解,并校正了一些传写之误,删去《金匮要略》后三篇以及后人增添的一些内容,在注本中有相当的影响,是学习《...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