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阴郄穴:治疗失眠,心悸,盗汗,止鼻血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心神疾病的常用穴——阴郄穴
阴郄穴归属于手少阴心经,是手少阴经气血深聚的郄穴,可以养心安神,滋阴降火,治疗心血亏虚,心肾不交,如心悸、心烦、盗汗等。
中医上认为阴郄穴具有养血安神,滋阴降火的功效。
另外阴郄穴还有止鼻血的作用。
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 肌腱 的 桡侧 缘,腕横纹上0.5寸。
1、心悸
阴郄穴、间使、大陵、三阴交 ,可以养血宁心,治疗心悸怔忡。
2、失眠
阴郄穴、足三里、三阴交、安眠、神门 ,这组穴位可以养血安神,治疗失眠。
3、盗汗
阴郄穴、太溪,加刺后溪 ,可以滋阴清热,治疗盗汗。
4、肺痨
阴郄穴、百劳、肺俞、定喘 ,可以养阴润肺,滋阴降火,治疗肺痨。
5、心痛烦满
阴郄穴、心俞、内关、中冲 ,可以清心通络,治疗心痛烦满等。
2022-08-17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12: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刺激阴郄穴的方法可以是按摩、艾灸或针灸。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按压穴位,每次按压持续数秒,然后放松,反复操作多次。艾灸可以使用艾条距离穴位一定距离进行温和灸,注意避免烫伤。针灸则需要专业人士操作。通过刺激阴郄穴,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盗汗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

  • 阴郄穴主治心痛、惊恐、心悸,吐血、衄血、失语、骨蒸盗汗[7]。 阴郄主要用于心肺及阴虚疾患等:如头痛、眩晕、心痛、惊悸怔忡、咳嗽吐血、失眠、健忘、小儿骨蒸、盗汗、衄血、失音、胃脘痛、霍乱等[2]。 现代又多用阴郄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胃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局部软组织损伤等[2]。 阴郄主治心痛,惊悸,...

  •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如下:1、普通针刺法,可以选取督脉、心经、心包经、脾经、胃经的穴位;主要取穴可以有上星、印堂、百会、四神聪、养老、阴郄、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位;2、可以选用梅花针,用梅花针叩刺头部诸经,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3、选用磁圆针,用磁圆针叩刺督脉以达到...

  • 阴郄。此穴是必灸穴。可以搭配其他的穴位。阳加于阴则为汗。要么阴虚,或者阳热。

  • 神门穴的主治疾病广泛,包括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它对于治疗心与神志病证尤为有效,如高血压和胸胁痛等。对于癫痫患者,针刺神门、阴郄、通里、百会、大陵等穴位,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或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神门穴的解剖位置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