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煎?

煎中药需要注意几点:煎药所需的器具、放水的多少、火力的大小、煎煮的时间及是否有先煎、后下、包煎等。具体如下:
1、煎药时最好选用砂锅,避免用金属器具。药先用冷水(高出药面少许)浸泡20~30分钟,目的是使药物充分渗透,煎时药物有效成份更易溶解出来。
2、煎药时,水不足时再加水,以水高出药面3~5厘米为易。
3、先大火急煎至药液沸腾,再小火(保持药液较小的沸腾即可)煎约20分钟,不过这时间要视煎煮的药物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补益药煎的时间可稍长,解表药煎的时间可稍少短。煎煮过程中稍可作搅拌。煎好后倒出药液,此为头煎。
4、待锅稍冷却后再放水,水量比头次稍少,但以浸过药面为易,大火煎开,再小火煎约15分钟即可。此为二煎。
5、头煎、二煎的药液合一起约300~500毫升。分数次温服。具体服用次数按医生要求。
6、一剂药一般煎两次就可以了。有的一煎、有的三煎,但具体还是按医生要求的为好。
如处方中有先煎、后下、包煎之类或特别服用方法的,医生会告知的。希望能帮到你。2012-01-27
包煎的中药怎么煎方法如下。包煎的中药怎么煎方法如下几点:1、器皿:煎制中药前要选择合适的器皿,较好器皿是砂锅或瓦罐,如玻璃壶、搪瓷缸,不能使用铜锅、铁锅类器皿;2、用水:煎中药使用的水,可以使用普通自来水、井水、凉水,不需要使用热水;3、浸泡:煎中药前需要对中药进行浸泡,将中药放在器皿中,加上水没过中药即可,一般浸泡40-60分钟即可;4、其他:部分中药可能有特殊煎服方法,如矿物质类,需要先煎,某些药物需要后下,在药物煮开以后再加药物,针对有特殊煎法的药物,要根据医嘱进行煎制。将药物浸泡40-60分钟以后开火,先用大火将药煮开,改成小火在上面慢慢煎熬25-30分钟,即可将第1天的药物煎好,将药滤出以后再加入水,进行第2煎,大火烧开以后改小火,慢慢煎熬15-20分钟即可,把第2煎要滤出,将2次滤出的药汁混在一起,分成2次服用。2022-10-27
很难回答,不同的药不同的煎法,不同的病也有不同的煎法,不同的病也会应用不同的煎药工具,若缺铁者则宜用铁锅煎药而非其它非铁类锅。总之,法无定法,一切但且听从医师吩咐,切勿胡乱煎熬,否则会适得其反。2012-01-27
一般情况是煎三次!头次15分,二次20分,三次35分左右,但是也要看里面的成分,矿物质多的,比较坚硬的要煎长点时间,有毒的就要另论咯!比如说付子先煎50到1个小时,而且是敞开煎!然后再放其他的药物2012-01-27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10 03:14: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将三碗清水与中药一同放入药锅中。2. 采用武火加热,直至水开始沸腾。3. 转用文火慢炖,继续加热至水分逐渐蒸发。4. 当锅中药汁浓缩至大约一碗的量时,即可停止加热。5. 这样,中药就煎好了。

  • 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如下:浸泡:煎煮中药之前,需要先将药材浸泡1小时左右。这一步骤有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析出,从而提高药效。煎煮:煎煮时间:一般中药材煎30分钟左右较为合适,但具体时间需根据药材的质地和种类进行调整。例如,解表类、清热类的中药,以及以花叶为主的药材,煎煮15分钟即可;而滋补类...

  • 中药煎煮通常分为两次进行,以确保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首先,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水量以能没过药材约三指宽度为宜。煎煮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火力,待水沸腾后转小火慢煎。煎煮约20至30分钟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药汁,保留第一次煎煮的药渣。接着,将药材渣重新放入锅...

  • 3、用水: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4、火候: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5、锅盖: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

  • 在中药煎煮过程中,对于需要先煎的药材,正确的做法是将其先放入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进行煎煮,直至达到规定的时间。一般而言,先煎的药材需要煎煮约20至3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释放其有效成分。在药材充分煎煮后,再将其他药材加入同一容器中,继续煎煮直至整个煎药过程完成。先煎的药材通常包括矿物类、贝壳...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