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料

  半夏是一味中药,具有良好的祛痰、止呕功效,故医家称之“为燥湿化痰要药”和“降逆止呕要药”。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
  止咳作用。
  用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吐法,证明口服制半夏丸、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夏煎剂3克/公斤,每日2--3次,连服2日均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对于阿朴 或硫酸酮所致狗的呕吐,煎剂灌胃也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促细胞分裂作用。
  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治疗失眠。
  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和夜交藤合欢花之类。
  半夏的药伍配方
  半夏配天南星,燥湿化痰。
  半夏与天南星均可辛温燥湿化痰。半夏专入脾胃,主治湿痰,且能降逆止呕;天南星兼走经络,善治风痰,又能祛风定惊。两药相伍,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合可散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临床用于顽痰咳喘,风痰眩晕,中风仆倒,口眼歪斜,舌强语蹇以及癫痫惊风等症。例如,《活幼心书》中如意膏以二药治风痰停饮,咳嗽喘促。《圣济总录》中玉液汤以此二药去痰涎,利胸膈。
  半夏配旋覆花,止咳止呕。
  半夏消痰散结,降逆和胃;旋覆花开结消痰,下气行水,降气止噫。然半夏偏于燥湿化痰,旋覆花则侧于宣肺,下气行水。两药相伍,一燥一宣,互为其用,祛痰止咳,可增强和胃止呕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痰饮壅肺之咳喘及寒湿犯胃所致的呕吐噫气或支饮,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得卧,面浮肢肿,心下痞坚等。
  半夏配茯苓,健脾燥湿。
  半夏辛温,功擅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脾喜燥而恶湿,湿去则脾运,痰涎无以为生;茯苓味甘淡,长于补脾,利水湿,且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两药相伍,一为温燥化湿,一为淡渗利湿;一为降逆止呕治其标,一为健脾和中治其本,共奏健脾利水、燥湿化痰、利水宁心之功。临床用于治疗脾虚湿停、胃气不降之脘痞腹胀、呃逆呕吐、大便溏泻或咳嗽痰多等症。《伤寒大白》中的半夏茯苓汤以二药治头汗,中焦闭塞,则周身不能敷布,但头有汗。《云岐子脉诀》中的半夏汤以二药治呕逆,寒在上焦,脉缓者。
  半夏配陈皮,理气化痰。
  半夏辛温燥烈,功擅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辛苦而温,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两药合用,半夏得陈皮之助,则气顺而痰自消,化痰湿之力尤胜;陈皮得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两者相使相助,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之功。临床常用于痰湿上犯之胸膈胀满、咳嗽痰多;脾胃失和、湿浊内困而致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橘皮半夏汤即以二药治痰饮、食积、寒痰停积,恶心呕吐、目眩昏闷及瘴疟。
  半夏配藿香,两调脾胃。
  半夏性燥烈,偏于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藿香与半夏皆归脾胃经,藿香气芳香,长于化湿悦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二者合用,一以芳化,一以温燥,有两调脾胃之功,并有较强的止呕之力。临床用于寒湿困中、脾胃不和之头目昏沉、胸脘痞闷、呕恶腹泻之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半夏汤以藿香、半夏联袂,燥湿与化湿合用,治湿浊困脾较甚、胃中停饮呕逆之证。
  半夏配生姜,相使相畏。
  半夏、生姜性味相同,均辛温燥散,具降逆、止呕、和胃、化痰之功。两药配伍,协同为用。半夏降逆止呕为主,生姜化水止呕为辅,且又具温中化饮之功,相互协同而增强和胃止呕之效。另外,半夏为有毒之品,生姜可制半夏之毒,属相畏 配对 ,制其所短,展其所长,可更好地发挥和胃降逆作用。临床用于水饮停胃而见呕吐清水痰涎,苔白腻等症。《金匮要略》中以二药组成的生姜半夏汤和小半夏汤可治痰饮内停、呕吐、反胃等。
  半夏配天竺黄,祛痰定惊。
  半夏辛开苦降温燥,偏于燥湿健脾,和胃降逆,脾健土燥,痰涎无以生;天竺黄甘寒,长于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两药共用,祛痰之力佳,并有一定的祛风定惊作用。临床用于痰湿内停之咳嗽痰多,胸闷胀满;痰涎壅盛之中风不语或痰热惊搐、癫痫等。
  半夏配贝母,润燥相济。
  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贝母甘凉,润肺止咳效佳。二药一润一燥,相反相成,治各种痰湿咳嗽。临床见湿痰咳嗽、偏寒偏热均可酌情配合使用。《魏氏家藏方》中的半贝丸以二药等分姜汁为丸治风痰暑湿疟疾,咳嗽痰多,饮食无味,痫眩。
2022-06-0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1:03: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半夏还具有抗早孕、镇静催眠、抑制胰蛋白酶以及降压等其他作用。中药半夏食疗药膳配方 1、半夏泻心汤:主要成分包括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和甘草。此方适用于寒热互结之痞证,半夏作为君药,散结除痞,降逆止呕。2、半夏厚朴汤:主要成分有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和苏叶。此方用于治疗梅核气...

  • 半夏,作为中医中的常用药物,其药用价值不可小觑。它兼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效用,广泛应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饮眩悸等症状。然而,生半夏全株带有毒性,误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遵循医嘱谨慎服用。关于半夏的养生方,首先介绍的是半夏泻心汤。此汤由半夏、黄芩、干姜等多种药材组成,主治寒热互...

  •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生用还可以消疖肿。具体来说:燥湿化痰、止咳:半夏是治疗湿痰的要药,经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以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如果痰郁化热,见到痰稠色黄者,可配伍黄芩、瓜蒌、知母等清热化痰药物;如果痰液清稀,属于寒痰的时候,还可配伍细辛、干姜等温肺化...

  • 半夏具有辛散温通、化痰、燥湿的作用,适用于痰阻胸脘、痞闷等症状,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对于寒热互结的情况,可与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有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常用于胸痹疼痛,可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疗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3. 用于瘿瘤瘰疬、...

  • 1、半夏有燥湿、化痰、止咳功效,作为治疗湿痰的要药,经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以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比如二陈汤。如果痰郁化热,见到痰稠色黄者,经常配伍黄芩、瓜蒌、知母等清热化痰药物。如果痰液清稀,属于寒痰的时候,还经常配伍细辛、干姜等温肺化饮药物;2、半夏能够降逆和胃,用于治疗寒饮...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