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如何编纂成《本草纲目》一书的?

中国传统的医药学在明代有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它是由湖北人李时珍(1518~1593)树立起来的。李时珍出身于一个世代医家,试图求仕,14岁时中秀才,但其后三次乡试都未中举。在心灰意冷中他同科举仕途告别,投身于先辈的行业,并把毕生精力花费在药物学研究上。他的勤奋和天才使他成为名医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的190万字的《本草纲目》是研读前人书籍的读书心血与千百次采药行医的经验结晶。在介绍该书时,他写道:“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可裨《尔雅》、《诗疏》之缺。”(《本草纲目·凡例》)
《本草纲目》在作者去世三年后出版,迅速在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欧洲流传。李时珍的书在药物的数量和对所载药物的研究方面都超过了《神农本草经》以及唐代官方的《新修本草》。
2019-12-27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3:04: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的过程如下:发现问题,决心编书:李时珍发现古代医药书籍中存在谬误,药名混杂,给医生和百姓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医药典籍,订正谬误,收集药材资料和有效的方剂。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李时珍多次离开家乡,先后到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仔...

  • 这部明代中叶的巨著《本草纲目》在李时珍一家四代辛勤努力下,由李时珍主编,李言闻参谋,长子建中和次子建元帮助校正书稿,三子建方和四子建木进行重订,孙子树宗、树勋、树声等进行分类分项类编,树木帮助誊写,书中1千多幅精美的插图,是次子建元亲手绘成。李时珍的两个弟子,庞宪和瞿九思,则是从头到尾...

  • ”确定书名后,李时珍开始考虑书的体例。为了这部著作,他花费了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搜集、整理和编纂。在这段时间里,他查阅了大量书籍,最终从《通鉴纲目》中获得灵感,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撰这部书。他觉得这种体例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分类繁多的药物信息,便于读者查阅和使用。为了使《本草纲目...

  •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少花费了27年,参考了与本草学有关著作800多部,继承了1000多年本草学的传统。为了验证已收集到的资料,李时珍花费了4年多的时间,带着徒弟和儿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攀登过太和山、大别山、茅山、伏牛山等名山。所到之处,虚心向...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