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这些中药材让你祛暑又养颜


中医养生在夏季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的中药养生法,不仅可以祛暑避夏,还可以排毒美颜,使肌肤白嫩如水。很多人不相信中药祛暑,中药美白的效果。其实,根据老中医的推荐,这些药材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经常服用对身体是大有益处,但是还是要注意使用的方法。
具体有哪些中药材的效果比较好呢?大家不妨看看下面中医推荐的中药材吧,说不定能帮到你哦!
几种中药泡水喝轻松去火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很容易发生中暑、热伤风等夏季常见病,所以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不妨用一些中药泡水喝,不仅可消暑,还能达到强体养生功效。下面就来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夏季泡水喝的中药和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适合夏季泡水喝的6种中药
薄荷:此中药对因暑热引发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有治疗及预防作用。薄荷有干、鲜两种,以鲜为好,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金银花: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热解毒的圣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银花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肤疮疡、丹毒等症。在酷暑炎夏,金银花可清热、降温、解暑,并对预防夏季小儿痱毒疖肿等病症也有良好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菊花:中医认为,中药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菊花还有明显的解热、降血压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及肝火上扰引起的目赤肿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还可治头晕眼花、昏厥中暑等症。对因暑热引发的头痛、目赤、疮疖等,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花三个品种,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三七花: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效。用于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的治疗。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生津止渴,提神补气。不建议三七花和其它花茶一起食用,因为三七花单味食用效果最好。
麦冬:对因暑热引发的口干舌燥、咳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玄参:对因暑热引发的口渴、烦躁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煎后泡服。
五种药材让肌肤白嫩如水
白果仁
白果仁,将白果仁捣成液浆涂于脸上,可令肌肤柔嫩光滑,白皙娇美。白果仁性味甘、苦、涩、干,白果酸在体外可抑制一些皮肤真菌,故外用可治头面手足多种碍容性皮肤病,并可延缓皮肤衰老,防止皮肤粗糙。
白苏
干燥、起皱、灰黄的皮肤尤其适合用白苏美容,富有弹性而洁白的肌肤是白苏给渴望美白的人士带来的福音。白苏美容在爱美人士中引起的反响,足以表明白苏的魅力所在。将鲜白苏叶擦于腋下可去肿瘤,更奇妙的是:它能将令人尴尬的狐臭一扫而空。
白芷
白芷味香色白,为古老的美容中药之一,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原滋原味”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着:白芷水煎剂对体外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白蒺藜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其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分解酶,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白芨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般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
10款中药材帮你守护肌肤抗衰老
红景天
在古代本草中没有红景天的记载,是近代才发现的抗衰老新秀。它有补益元气,清热,解毒,止血,宁神益智之功效。红景天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作用,能抗缺氧、抗寒冷、抗辐射、抗疲劳、抗病毒、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工作效率,延缓机体衰老。
蜂王浆
蜂王浆是蜂制品中的珍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同时,因其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维生素C、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药。
灵芝
《神农本草经》认为,灵芝能“补肝气,安魂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现代研究证实,灵芝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都有调节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谢等功能,直接影响人体衰老进程。
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
枸杞子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枸杞子有类似人参的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绞股蓝
绞股蓝在古代本草中不见其名。近年来发现,绞股蓝具有抗衰老、抗癌、抗疲劳、调节内分泌功能,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和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转氨酶,预防肿瘤,抑制溃疡,缓解紧张,镇静、镇痛。
三七
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 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 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何首乌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延缓细胞衰老。
剌五加
《本草纲目》称之“久服轻身耐老”,“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现代研究发现,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劳(其抗疲劳作用比人参皂甙还强)、强壮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
夏天服用中药中饮食要注意什么
一、夏季服用中药最好在饮食上有所节制,最好不要在吃中药期间吃烧烤、冷饮和海鲜。因为,烧烤的食物容易上火,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冷饮也要少喝,这些东西都会损伤胃气,影响脾胃功能。建议清淡温和饮食为好;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 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但可以喝水,如果觉得口味较苦,非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加些冰糖再服用。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 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等。
二、要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要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 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结语: 夏季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常见的中药材往往都有很多疗效,所谓“有病治病,没病强身”说的也并无道理。如果在夏季你还在不知所措,不如试试上面的中药材,既能祛暑又能养颜哦!
2023-02-26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6:09: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菊花:中医认为,中药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菊花还有明显的解热、降血压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及肝火上扰引起的目赤肿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还可治头晕眼花、昏厥中暑等症。对因暑热引发的头痛、目赤、疮疖等,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

  • 杨梅吃起来酸甜可口,是不错的消食水果,而且杨梅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元素还能起到消炎抑菌、防癌抗癌、美容减肥等功效。杨梅鲜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预防中暑,去痧,解除烦渴。杨梅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丰富,鲜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进食欲。挑杨梅要选个头大、...

  • 五指毛桃性质温和,味道甘平,能够健脾、祛湿,并具有一定的补气效果。虽然其补气能力不及北芪,但在岭南地区的初夏气候中,由于五指毛桃不具有北芪的温燥特性,因此更适合当地人的日常养生需求。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黄淑芬的脚步,一起来制作一款五指毛桃扁豆汤。五指毛桃扁豆汤 材料**:- 五指毛桃:50克 -...

  • 夏季中医养生之道 1、清热清暑 夏季天气酷热,机体心火也会较旺,此时常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中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进行祛暑。2、健脾除湿 夏季湿邪是一大邪气。加之夏天脾胃功能低下,此时很多人会觉得胃口不佳,易拉肚子,并会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因此我们...

  • 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云苓淡渗利湿、健脾和胃。三药搭配使用,使本粥具有解表化湿、生津止渴、止泻的功效。适合夏季湿热型感冒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夏季要多吃清热消暑、健脾化湿的食物,在做饭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些中药,上面为大家介绍的四款夏季养生药膳方,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