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四块瓦的功效与作用

四块瓦 (《草木便方》) 【异名】四大天王(《草木便方》),四儿风(《分类草药性》),四匹瓦(《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宽叶金粟兰或报春花科植物重楼排草、狭叶排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宽叶金粟兰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0厘米。主根粗短,须根发达,多而粗,长10~14厘米,直径约3毫米,近先端分枝。茎直立,光滑无毛,具4~5个节。单叶轮生于茎端,通常4枚,叶片倒广卵形或长卵圆形,长10~17厘米,宽约8厘米,先端渐尖,钝头,边缘具圆齿,齿端芒尖,基部渐狭,呈阔楔形,两面光滑,背面叶脉被有白色柔毛;无柄或近于无柄。穗状花序通常2枝,直出枝顶,长12厘米,花两性及单性,小形,白色,花径约2~3毫米;雄花无花被,雄蕊3,倒卵圆形,合生成1片状体,3裂。核果,卵球形或球形,先端具尖状突起,外果皮肉质,果长约3.5毫米,宽约2毫米。花期4月。 生于中山区林下阴湿处。分布湖北,湖南、四川、浙江。 ②重楼排草,又名:大四块瓦。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茎直立,分枝少,节明显而稍膨大。茎下部叶对生,细小如鳞片状,抱茎;茎顶叶轮生,常为4片,阔椭圆形(幼者为卵圆形),先端突尖或短尖,基部渐尖或突尖,全缘,上面光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可见腺状斑点;叶柄极短。花簇生于茎顶,数朵至10数朵;花梗长约7毫米;花萼下部合生成球形,上部5深裂,裂片线状披钉形;花冠黄色,5深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子房球形,花柱细长,1室。蒴果球形,熟后5瓣裂。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于大山林中。分布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③狭叶排草,详"追风伞"条。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 ①《草木便方》:"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③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性温,味涩微酸。"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疼痛,月经不调,跌打痨伤。 ①《草木便方》:"调经活血,治痰咳,跌打损伤,祛风,除湿,清毒热。" ②《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③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风寒咳嗽,风湿疼痛、痨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 【选方】治风寒咳嗽及气喘:四块瓦、百部、枇杷叶。水煎,加冰糖服。(《四川中药志》)
提醒您:四块瓦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0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2:04: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四块瓦有散寒止咳的作用,用于风寒咳嗽、肺结核,配以枇杷叶、麻黄效果更佳。解毒疗疮 四块瓦可解毒疗疮,用于疔肿、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毒蛇咬伤。四块瓦水煎服或者外用鲜根捣敷都有疗效。活血散瘀 四块瓦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闭经、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症。四块瓦泡酒,内服外用都能治疗...

  • 常与银线草一起使用。四块瓦的性味归经为辛、苦,温,具有毒性。主要功效包括散寒止咳、活血止痛、散瘀解毒。在医疗上,它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风湿骨痛、闭经,外用则能处理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和毒蛇咬伤,5%的水浸液还能杀灭孑孓。使用时,一般剂量为5~8分,外用时需适量,直接捣烂敷在患处。但需...

  • 对叶四块瓦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其主要功能包括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适用于治疗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以及月经不调等疾病。其详细信息如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适用于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等。- **用法与...

  • 故名“四块瓦”。生长环境:  多生于阴湿林下,在沟边潮湿处尤多。采集加工: 药用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备用。性味功能:  辛,温。有小毒。镇痛,消肿,祛风湿。主治用法:  风湿性关节炎,牙痛,跌打损伤,每用2~3钱,煎服。创作人:  超哥说药材。

  • 四块瓦的性味为辛、温,有毒或无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的功效。《草木便方》记载,它可以用于调经活血、治疗痰咳、跌打损伤和祛风除湿。《分类草药性》则指出,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和筋骨疼痛。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认为,它有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风寒咳嗽、风湿疼痛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