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中药材的对策有哪些?

1.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以及有关管理部门要从民族发展、人体健康的高度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介绍绿色中药材的概念、意义、特点及有关知识。经销商也可利用广告效应,促进绿色中药材的市场营销,从而增加绿色中药材生产与开发的活力。
2.强化管理增加投入
目前我国绿色中药材的开发与建设,总的来说规模还比较小。发展绿色中药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科研、食品加工、环境保护、财政、商业及进出口等诸多环节,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要在加强科学研究、技术指导和统一规划的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财力投入,用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支持绿色中药材基地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为绿色中药材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优惠政策,并逐步推动形成绿色中药材的规模化效益。
3.优先在生态农业实施区发展基地
开发绿色中药材应因地制宜、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为原则,并把绿色中药材与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休闲观光型农业和名优特新产品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目前情况下,可在沿海滩涂、高山坡地和生态农业实施区等污染较少的区域优先发展,并逐渐扩大面积与品种,增加产量。要因势利导,避免盲目发展。
4.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草害,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多施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肥料,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是生产绿色中药材的关键措施。有机肥料因其主要由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自然物质组成,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并对土壤结构、微生物活性等产生良好影响,是生产绿色中药材的主要肥源。应继承我国传统农业中的精华,提倡多施有机肥,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开展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开发高效、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以维护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生产优良绿色中药材提供安全保障。
5.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确保中药材质量
绿色中药材的生产有赖于好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必须严格控制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对周边地区、空气、土壤的污染。特别要控制污染较重的小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管理制度、行政法规、治理技术及产品结构调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在建立绿色中药材基地前,要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本底状况,并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的测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对有害物质应实行动态监测,以确保绿色中药材的质量。
2019-06-16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7:51: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是生产绿色中药材的关键措施。有机肥料因其主要由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自然物质组成,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并对土壤结构、微生物活性等产生良好影响,是生产绿色中药材的主要肥源。应继承我国传统农业中的精华,提倡多施有机肥,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开展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 首先,我们应采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方法。设立权威的中药行业协会,从全局出发,规划道地药材的生产,制定相关法规,确保其优先发展,防止异地引种,同时在产地建立行业协会,提供生产与销售的信息支持,并制定量化质量标准,对优质道地药材颁发认证。其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品种培育,打破过去经验为主的模...

  • 针对当前我国道地药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确保道地药材健康稳定发展,克服市场经济“盲目性”的缺陷。首先必须要使其生产能按照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稳定发展,于是就要求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最好是中药行业协会)能立足在全行业的高度来加以协调,一是对道地药材...

  • ②培土翻土、清除野草:现蕾期与此同时,培土翻土、锄草融合开展,应消除沟内及边面野草。前期应彻底消除野草。白芍苗中后期叶子持续生长发育后,为维持边沿表层荫凉,有利于主茎生长发育,不会再开展锄草。因而,在早期应提升锄草工作中,避免边表野草太多,导致白芍主茎生长发育遇阻。③施肥方式:白芍一般...

  • 1、选址上肥。板蓝根冲剂和其他农作物不一样,它是一种二年生的木本植物,它生长发育的第一年里会爬行在路面上,第二年才刚开始结果。选地是依据它的习性来挑选,因此我们要先来掌握它的习性。它是一种喜热的绿色植物,不抗寒冷,并且还十分的怕潮湿的自然环境。我们在选址时尽可能挑选土壤层松散...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