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叫五味子?

五味子 Fruchus Schisandrae hinensis
(英)Chinese Magnolcavine Fruit
来源为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
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汰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生,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
采制: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性状:果实呈不规则球形,粘韧,直径5-8mm。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油润,有网状皱纹。种子1-2粒,肾形,长4-5mm,宽3-4mm,表面棕黄色,有光泽,果肉味酸,种子味微咸而辛。
化学成份:含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新五味子素、五味子酯A、B、C、D、E、F、G、H、J、
K1、K2、K3、L1、L2M1、M2、N2、O、R等。
性味:性温,味酸、甘。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咳喘、遗精、久泻、自汗、盗汗、心悸失眠。
用量1.5-6g
参考资料:<中草药彩 谱>修订本2006-02-08
五味子又称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 壮味、五味、 吊榴等,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植物药,归属于多年生长落叶藤本植物。药用价值极高,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的功效。因其果实有甘、酸、辛、苦、咸五种滋味而得名。

2021-08-18

2021-05-27
植物2006-02-10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2012-08-07
mcxzy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1:23: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味子,别称玄山首键空樱、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逗丛吊榴等,是一种在中药材中广泛使用的植物药。它是一种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具备多种药用价值,如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其果实味道独特,集甘、酸、辛、苦、咸五种味道于一身,故被称为五味子。

  • 五味子又称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 壮味、五味、 吊榴等,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植物药,归属于多年生长落叶藤本植物。药用价值极高,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的功效。因其果实有甘、酸、辛、苦、咸五种滋味而得名。

  • 五味子之所以被称为“五味子”,是因为它集酸、苦、甜、辛、咸五种味道于一身。宋代著名医学家苏颂曾这样描述它:“皮肉甘酸,核中辛苦,旁侧判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五味特性,五味子得名。二、五味子的分布与特点 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

  • 一、五味子因其果实味道独特,兼具酸、苦、甜、辛、咸五味而得名。二、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三、在制作五味子药材的过程中,首先需筛除灰屑和杂质,然后对果实进行彻底清洗。四、清洗后的五味子随后被放入蒸笼中蒸至熟透,之后取出晒干,形成干燥的药材。

  • 五梅子等。在古代的《新修本草》中,五味子被描述为皮肉甘酸、核苦、种子咸,因此得名五味子。古医书中,它亦被称为荎蕏、玄及、会及,并被列为神农本草经的上品,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药用价值极高。五味子常用于调节神经,改善中枢神经的抑制状态。通常,在药房的中药专柜都能够购买到五味子。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