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四气”指的是哪四种药性?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神农本草经》在序例中指出:“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首次提出药的气味之说,并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应该将寒热温凉称为药性更为确切,故现代中药学著作即将“气味”改为“性味”。

 中药的药性,是指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实际上中药中还有平性药,也就是说中药的性质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种性质。中药的性质主要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治疗效应概括而来,依据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扶阴抑阳的药物,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中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扶阳消阴的药物,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中药。

 中药不同药性的作用:(1)寒凉性质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养阴或补阴等作用,主要用于热证或机能亢进的疾病。(2)温热性质的中药,具有散寒、温里、化湿、行气、补阳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证或机能减退的证候。(3)平性中药,药性平和,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衰弱,用寒凉或温热性质中药所不能适应者。2019-03-13
“四气”又称四性,一般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还包括平性。
中药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2019-05-02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07: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些特性反映了药物的内在性质和对人体的作用。寒凉药通常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和滋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疾病。而温热药则主要起到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的作用,适用于治疗...

  • 四气是中医里的一个概念,具体指的是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性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发热、口渴、烦躁等热性病症。热性药物则与寒性药物相反,主要用于治疗寒症,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对于因为寒邪引起的胃痛、腹泻等病症,...

  • 四气指的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是药物最基本的作用属性。寒凉与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其中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寒凉药通常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热症,如黄芩和板蓝根对发热口渴、咽痛等热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 中药的四气是:寒、热、温、凉。中药的四气,也称为四性,是中药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是关于中药四气的 四气的概念 四气指的是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特点。这些特性与药物本身的疗效紧密相关,反映了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同影响。每一种药物都具有独特的性质,例如有些药物可以清热...

  • 中药的配伍原则是基于药物的“四气五味”来制定的。四气指的是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性质,而五味则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运用这些原则,医生可以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四气”的运用原则是:寒性药物适用于治疗热症,如石膏、黄芩等;热性药物适用于治疗寒症,如附子、肉桂等。当温热与寒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